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战后初期英国对欧政策的形成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长期以来,战后英国第一届艾德礼工党内阁的对欧政策受到人们的批评,他们指责它在战后初期欧洲联合的过程中态度消极,以致使英国从一开始就失去了领导欧洲的机会。这种评价近年来受到一些学者的挑战,他们认为,在1945年后的二三年中,英国对欧洲合作远非是消极的,...
作者
洪邮生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3-30,128,共9页
World History
关键词
第三种力量
对欧政策
战后初期
敦刻尔克条约
英国外交部
大西洋联盟
关税同盟
西欧联盟
布鲁塞尔条约
西方联盟
分类号
K561.507 [历史地理—世界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1
1
陶樾.
两次大战期间英国的外交政策与欧洲均势[J]
.世界历史,1980(3):3-15.
被引量:8
2
吴友法.
二战前英国绥靖政策的起迄问题——与陶樾同志商榷[J]
.世界历史,1981(2):86-88.
被引量:2
3
W. R. Louis ed. 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 IV: the Twentieth Century[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4
FO 800/512, fo. 8, US/45/7, Attlee to Truman,Telegram NO. 8436 ,Personal and Top Secret, 17 August 1945[Z].
5
Parsha Sarathi Gupta,Imperialism and the British Labour Movement 1914 - 1964[ M], New York: Holmes & Meier Publishers, 1975.
6
Ritchie Ovendale. British Defence Policy Since 1945 [M].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4.
7
Parliamentary Debates (Commons), 29 January 1951[Z].
8
CAB 128/11, los 78, CM6 (47) 3, Confidential Annex, 15 January 1947[Z].
9
Hugh Dalton, High Tide and After: Memoirs 1945--1960[M]. London: Frederick Muller Limited, 1962.
10
CAB 129/2, fo. 20 ,CP (45) 156, Secret, 8 September 1945[Z].
引证文献
4
1
洪邮生.
英国与德国的重新武装[J]
.史学月刊,2002(12):60-67.
被引量:1
2
王飞麟.
《巴黎协定》生效前德英关系与联邦德国入盟西方[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6):88-92.
3
刘明周.
艾德礼政府大国防务政策解读[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2(1):111-116.
被引量:2
4
孔元.
重振领导力:俄乌冲突中的英国战略[J]
.文化纵横,2022(3):58-6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刘明周.
英国退出印度的官方心态调整[J]
.安徽史学,2012(3):79-85.
2
刘明周.
英帝国解体的研究范式评析[J]
.世界历史,2013(2):107-113.
被引量:1
3
鞠维伟.
从欧洲防务共同体到北约——英国与联邦德国的重新武装[J]
.军事历史研究,2016,30(4):50-58.
4
刘雨松,金新.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安全向度——基于全球安全倡议的探析[J]
.兵团党校学报,2023(6):87-94.
5
李纲,杨玖洲,毛进.
冲突背景下国际政经关系多元数据联合分析[J]
.情报杂志,2024,43(2):53-62.
6
李翰林.
后脱欧时代英国的国家角色变迁——认知变化、动机驱动与外交选择[J]
.欧洲研究,2023,41(6):144-170.
1
《第三种力量与抗战时期的中国政治》[J]
.抗日战争研究,2005(2):229-229.
2
闻黎明.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第三种力量[J]
.抗日战争研究,1998(2):4-15.
被引量:10
3
单永新,邓宇.
英国对欧政策的历史源流及剖析[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7(2):30-32.
4
苏鹏宇.
浅析撒切尔时期英国对欧政策的成因[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2):83-86.
5
国民党政府坐失收回香港良机[J]
.党政论坛,1997(6):24-24.
6
刘存宽,刘蜀永.
1949年以前中国政府收复香港的尝试[J]
.历史研究,1997(3):4-17.
被引量:9
7
王燕.
英国对欧政策评析[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4(6):39-42.
被引量:2
8
赵璐.
领导还是合作:尼克松政府对欧政策的调整[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1(5):30-34.
9
梁军.
“天然”抑或“特殊”——联盟视野下的英美关系考察(1964—1974)[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2):62-67.
被引量:1
10
胡秀勤.
浅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美关系[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5(1):86-91.
被引量:1
世界历史
199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