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认同政治与左翼
被引量:
2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今天的讲演是关于一个全新的主题的。我们已经非常熟悉“集体认同”、“认同群体”、“认同政治”或类似的“种族划分”等词,以至于很难想起这些词最近是如何成为政治学话语中的流行词汇或术语的。例如,如果你去查阅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这本书1968年出版...
作者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周红云
出处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1999年第2期35-40,共6页
Marxism & Reality
关键词
认同政治
社会主义运动
民族主义者
左翼
集体认同
犹太人
普世主义
天主教徒
政治家
工人阶级
分类号
D091.5 [政治法律—政治学]
D756.1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34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182
同被引文献
234
1
贺金瑞,燕继荣.
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5-12.
被引量:392
2
玛丽娅.马尔库斯,王寅丽.
汉娜·阿伦特的反女权主义[J]
.国外社会科学,1998(4):11-16.
被引量:6
3
塞缪尔.亨廷顿,郭学堂,成帅华.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塑[J]
.国外社会科学,1998(6):36-39.
被引量:18
4
刘为.
历史学家是有用的——访英国著名史学家E.J.霍布斯鲍姆[J]
.史学理论研究,1992(4):60-64.
被引量:14
5
黎湘萍.
台湾的忧郁——论陈映真的虚构叙事[J]
.文艺研究,1992(5):66-75.
被引量:3
6
张文显,马新福.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几个问题[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2,32(4):1-6.
被引量:4
7
李宏图.
论赫尔德文化民族主义思想[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8(6):51-57.
被引量:18
8
张文显.
改革和发展呼唤着法学更新[J]
.现代法学,1988,10(5):3-6.
被引量:14
9
张文显.
关于权利和义务的思考[J]
.当代法学,1988,2(3):14-18.
被引量:19
10
王希恩.
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
.民族研究,1995(6):17-21.
被引量:304
引证文献
21
1
邹益民.
从利益到认同——当代中国权利话语的政治辩证逻辑[J]
.人权研究(辑刊),2019(2):104-130.
被引量:2
2
陈玉聃.
国家的自我认同与“他者”的关系——理论与渊源[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7(4):46-53.
被引量:2
3
郭艳.
试论发展中国家的双重认同危机[J]
.国际论坛,2007,9(1):11-15.
被引量:4
4
伍庆.
现代社会中的反讽性认同[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4(2):36-40.
被引量:1
5
何平立.
认同政治与政治认同——“第三条道路”与西方社会政治文化变迁[J]
.江淮论坛,2008(4):50-56.
被引量:11
6
苏晓龙.
浅论中文语境中的国家认同[J]
.科学社会主义,2008(6):76-79.
被引量:13
7
舒小昀.
霍布斯鲍姆人生经历与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研究[J]
.学海,2009(4):87-90.
8
肖建飞.
语言权利产生的背景及其法定化[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16(1):59-71.
被引量:9
9
陈国生,张俊伟.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政治认同研究——以衡阳市为例[J]
.文史博览(理论),2009(11):29-33.
被引量:3
10
周平,白利友.
多民族国家的政治认同及认同政治[J]
.思想战线,2012,38(4):26-32.
被引量:29
二级引证文献
182
1
张方方,庞若洋.
认同视角下的安哥拉语言政策研究[J]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2022(1):149-164.
被引量:1
2
管健,荣杨.
我国公众国家认同及认同动机建构[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35-144.
被引量:9
3
王颖钰,滕楠.
简评霍布斯鲍姆的民族与民族主义观念[J]
.区域治理,2018,0(23):47-47.
4
李瑞君.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认同”研究概述[J]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6):91-96.
被引量:6
5
孟靖朝.
论缅甸南坎地区跨境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4,16(2):61-64.
被引量:1
6
李崇林.
挑战与应对:认同与和谐新疆研究[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0(2):35-39.
被引量:9
7
黄玲.
国家认同:对北京奥运报道的话语分析[J]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09(11):42-43.
被引量:4
8
高永久,朱军.
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
.民族研究,2010(2):26-35.
被引量:210
9
李瑞君,于春洋,王萃萃.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政治思考——基于风险社会的视角[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30(4):41-45.
10
李瑞君,贺金瑞.
试论风险社会视域下国家认同机制的建构[J]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13(3):65-68.
被引量:1
1
孙超.
我们是谁?——塔吉克斯坦的认同政治[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4(1):21-30.
被引量:5
2
肖欢容.
地区主义及其当代发展[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2):58-62.
被引量:36
3
商业普世主义法则·张力[J]
.中国新时代,2005(7):130-130.
4
张亚中.
“文化台独”会断了台湾的慧命[J]
.台声,2016,0(12):55-55.
5
牛海彬.
东亚地区主义的建构主义解读[J]
.现代国际关系,2005(12):1-7.
被引量:6
6
赵剑妹.
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研究[J]
.今日中国论坛,2013(10S):69-69.
7
迈克尔.弗拉霍斯.
反恐战争让西方普世主义走向终点[J]
.领导文萃,2009(21):44-46.
8
第三条道路:走出两分法困境的尝试[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1(2):25-25.
9
威廉.A.卡拉汉,袭艳滨.
中国民族主义的界限——“中国威胁论”:建构认同的一种手段[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11):35-41.
被引量:10
10
李薇,杨伯江,吴怀中,安刚.
战后70年,日本能真诚反省吗?[J]
.世界知识,2015,0(9):14-22.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