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非理性问题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68-69,共2页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
1惠静蕊,杨金华,吴华卉.从理性和非理性角度看《呼啸山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22(6):82-83. 被引量:1
-
2武斌斌.平民文学:概念的歧义与发展[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6(3):79-83. 被引量:4
-
3郝建设.狄更斯人道主义精神在《双城记》中的体现[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3):35-35. 被引量:3
-
4赵宽熙.《儒林外史》是讽刺,还是批判现实主义?[J].明清小说研究,1997(1):45-53. 被引量:1
-
5王文云,李斌.转折与超越——重读巴金《憩园》[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1(5):21-22. 被引量:1
-
6“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J].文学评论,2008(4):230-230.
-
7陈伟.启蒙——中国现代美学的主旋律[J].文艺研究,1989(3):166-167. 被引量:2
-
8童龙超.《人的文学》:新文学的理论纲领——重估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人的文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20(11):70-72. 被引量:1
-
9俞建章.论当代文学创作中的人道主义潮流——对三年文学创作的回顾与思考[J].文学评论,1981(1):22-33. 被引量:20
-
10王光东.在民间与启蒙之间——五四时期周作人的民间理论[J].文艺争鸣,2002(1):67-70.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