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4期103-108,共6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同被引文献63
-
1王岳川.重写文学史与新历史精神[J].当代作家评论,1999(6):26-32. 被引量:31
-
2盛宁.新历史主义·后现代主义·历史真实[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1):47-57. 被引量:57
-
3杨正润.主体的定位与协合功能──评新历史主义的理论基础[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4(1):112-122. 被引量:21
-
4盛宁.历史·文本·意识形态——新历史主义的文化批评和文学批评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0(5):18-27. 被引量:36
-
5徐贲.新历史主义批评和文艺复兴文学研究[J].文艺研究,1993(3):94-104. 被引量:21
-
6王岳川.新历史主义的文化诗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3):23-31. 被引量:74
-
7李宝红.梁启超英雄观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4(2):65-70. 被引量:4
-
8王岳川.海登·怀特的新历史主义理论[J].天津社会科学,1997(3):71-74. 被引量:32
-
9韩毓海.“民间社会叙事”的失败与张爱玲小说的意识形态性[J].人文杂志,1996(3):103-110. 被引量:11
-
10薛毅.论《故事新编》的寓言性[J].鲁迅研究月刊,1993(12):12-19. 被引量:9
引证文献15
-
1蒋忠波.詹姆逊文化批评理论中的“历史意识”及其对建设中国文化诗学的意义[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50-55.
-
2蒋忠波.论詹姆逊文化批评理论中的历史意识[J].红河学院学报,2005,3(1):39-42.
-
3李阳春,伍施乐.颠覆与消解的历史言说——新历史主义小说创作特征论[J].中国文学研究,2007(2):96-100. 被引量:28
-
4杨经建,董外平.《故事新编》遥远的回响——《故事新编》与《阿斗》之比较[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1(3):143-145. 被引量:1
-
5董外平.继承与超越——评红柯的新历史小说《阿斗》[J].济宁学院学报,2011,32(2):46-50.
-
6李柳莹.文化诗学的重划疆界与整体性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85-88.
-
7史龙.新历史主义批评视阈中的《五号屠场》[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9(2):68-71. 被引量:2
-
8刘金歌.新时期新历史主义的局限性问题研究[J].北方文学(下),2012(5):6-7.
-
9陈超.岭南“新移民”生态叙述与地域文学的现代转进[J].南方文坛,2013(6):68-71.
-
10云韬.城市与文学——评理查德·利罕《文学中的城市——知识与文化的历史》[J].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4(3):245-249.
二级引证文献38
-
1杨森.海峡两岸新时期女性乡土书写新貌[J].思想与文化,2021(1):345-358.
-
2薛红云.新历史小说·新历史主义小说·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J].文艺争鸣,2022(10):79-84. 被引量:4
-
3赵学勇,贺燕燕.传承与新变:新革命历史小说的现实主义书写[J].南方文坛,2024(4):116-125.
-
4宋启立.新历史主义小说中历史偶然化书写探析[J].作家,2008,0(12):2-3.
-
5王丹.回归的英雄传奇——谈“新革命历史小说”中的英雄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3):318-318.
-
6赵洪娟,孙志祥.论新历史主义之“新”[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3):82-84.
-
7唐宇.新历史小说:定义、理论背景及文学渊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77-81. 被引量:6
-
8于永顺,张洋.新世纪以来新历史主义在中国的接受与建构走向[J].艺术广角,2007(5):10-15. 被引量:1
-
9温德民.“相识”未必能“相知”——“新历史小说”与“新历史主义”关系辨[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30(1):80-83.
-
10陶富.新历史主义视阈下的《历史的天空》[J].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17):146-146. 被引量:1
-
1李丽霞.全球化“化”什么[J].政工导刊,2010(6):25-26.
-
2廖维.女性的复兴——文艺复兴中妇女的处境[J].科学咨询,2009(3):40-41.
-
3朱大可.国学、国粹和国史的真相[J].新世纪周刊,2013(33):89-89.
-
4王志勇,张泗考.一部解构主义的辛亥革命史——评《辛亥:摇晃的中国》[J].邢台学院学报,2012,27(3):64-66.
-
5陈金文.孔子“野合而生”乃民间传说[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4):114-117. 被引量:2
-
6梁民愫.中国史学界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史学理论研究,2001(4):131-142. 被引量:9
-
7曹守亮: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新动向[J].红旗文稿,2015(4):40-41.
-
8刘为.为了理性——纪念E.P.汤普森[J].史学理论研究,1994(1):117-120. 被引量:3
-
9《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1—4期(总第1—4期)总目录[J].史学理论研究,1992(4):158-160. 被引量:2
-
10刘元举.走近钟华楠[J].艺术广角,1995(2):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