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萧条的九十年代诗歌——为个人化写作一辩
被引量:5
出处
《东南学术》
CSSCI
1999年第2期26-29,共4页
Southeast Academic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22
-
1陈菡蓉.倾听自我──陈染论[J].当代作家评论,1999(2):85-92. 被引量:12
-
2李运抟.论现实主义作为一个体系的构成[J].学习与探索,1989(Z1):113-118. 被引量:2
-
3[德]恩斯特·卡西尔著 甘阳译.《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
4契诃夫 汝龙 译.契诃夫论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
5,15.[美]Ⅱ@M@卡伦著,张超金、黄龙宝等译:《艺术与自由》,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第153、255页.
-
6王珂.《低空飞行:现实的平民的先锋》[J].山花,2000,(2).
-
77,8.邵薇:《九歌@女性》,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版,第104、104-119、104-106页.
-
8[德]玛克斯@德索著,兰金仁译:《美学与艺术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59页.
-
9,12.[美]H@加登纳著,兰金仁译:《智能的结构》,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第373、374页.
-
10,14.[古希腊]亚里斯多德、贺拉期著,罗念生、杨周翰译:《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92、155页.
二级引证文献7
-
1陈尚荣.暧昧的“大众”——“大众文化”中的“大众”考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2):24-28. 被引量:3
-
2韩紫微.星座文化对于青少年的价值[J].当代青年研究,2006(7):1-4. 被引量:4
-
3李申申,吕旭峰.当前教育学学科理论研究中方法论层面的反思[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4):129-136. 被引量:6
-
4任美衡.近三十年茅盾文学奖审美经验反思[J].小说评论,2011(3):4-11. 被引量:5
-
5王珂.论今日大众文化狂潮下精英文人的介入方式[J].理论与创作,2011(4):30-33.
-
6李青.关于新媒体时代文学发展现状及机遇的探讨[J].传媒论坛,2018,1(10):7-8.
-
7占建青.对当今中国大众文化界定的一点看法[J].兰州学刊,2003(4):163-164.
-
1杨克,温远辉.在一千种鸣声中梳理诗的羽毛[J].山花,1996,0(10):75-77. 被引量:3
-
2王家新.从一场蒙蒙细雨开始--回顾九十年代诗歌[J].岁月,2000(1):40-44.
-
3肖晓英,向卫国.王小妮九十年代诗歌简论[J].茂名学院学报,2004,14(2):11-13. 被引量:1
-
4魏天无.“中年写作”:怀旧与新生[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6):111-115. 被引量:3
-
5连晗生.怎样读解九十年代诗歌的“个人写作”?——简评姜玉琴《当代先锋诗歌研究》的相关论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3(6):70-77. 被引量:1
-
6子岸.九十年代诗歌纪事[J].山花,1999,0(10):82-93.
-
7王鹏.后朦胧诗研究叙论[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5):119-121.
-
8王国强.再论诗歌写作中的“个人化”[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3,0(12):14-14.
-
9张曙光.九十年代诗歌及我的诗学立场[J].诗林,2000(1):91-96.
-
10乔琦.消解中的重构:重审九十年代诗歌[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4):29-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