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任弼时在五卅运动前后关于青年运动的战略策略思想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对中国的青年运动肩负着政治领导责任。在五卅运动前后,时任团中央总书记的任弼时带领团中央贯彻党的战略和策略,紧密配合党的工作,使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发展壮大,从单纯的小资产阶级青年运动,转到无产阶级运动方面来。本文就其间任弼时的战略策...
作者
蔡庆新
机构地区
中央文献研究室
出处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42-46,共5页
Literature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关键词
任弼时
中国青年运动
战略策略
运动前后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共青团组织
联合战线
国家主义
反帝运动
五卅运动
分类号
D23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93
1
尉驰,胡靖.
从党团关系的基本逻辑把握共青团的立身之本[J]
.当代青年研究,2022(4):11-13.
被引量:1
2
黎博雅.
革命浪潮下的青年团组织——以团湘区的整顿与建设为例(1923—1925)[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2):76-86.
被引量:4
3
刘付春.
试论井冈山斗争时期的青年运动[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17(3):3-6.
被引量:2
4
刘鲁会.
两个历史时期青年运动的比较——兼谈对社会主义社会青年运动的认识[J]
.青年研究,1986(5):23-26.
被引量:2
5
胡克实.
1949—1966:中国共青团的历史经验[J]
.中国青年研究,1992(3):2-6.
被引量:5
6
张静星.
论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上海学生运动[J]
.当代青年研究,1990(3):18-25.
被引量:2
7
李坤.
党对五二○运动的领导特点[J]
.中共党史研究,1990(6):57-61.
被引量:2
8
李玉琦.
任弼时建团思想浅议[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4,13(3):7-10.
被引量:2
9
王连弟.
早期党团关系的建立及其状况[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1(5):33-37.
被引量:9
10
刘进喜.
论党团关系的确立[J]
.中共党史研究,1995(6):43-47.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6
1
张予.
五卅运动前后任弼时关于青年团建设的若干理论探索[J]
.福建党史月刊,2011(6):22-24.
被引量:2
2
潘科.
文武兼备的海外统战家-班超[J]
.统战月刊,2000(1):44-44.
3
唐军.
任弼时青年工作思想研究述评[J]
.新西部(中旬·理论),2016(6):96-97.
4
肖志伟,张新洲.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运动研究述评[J]
.怀化学院学报,2021,40(1):1-6.
5
黎博雅,吴冕.
党的共青团工作研究:回顾与展望[J]
.沂蒙干部学院学报,2024(2):111-119.
6
常沛.
任弼时形势与政策教育思想初探[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4,27(1):57-60.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德军.
改革开放以来对民主革命时期青年团研究的综述[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282-287.
2
柏婷.
任弼时研究综述[J]
.湘潮(理论版),2015(5):4-6.
1
于长治.
王明在延安整风运动前后[J]
.党史文苑,1999,0(5):35-39.
2
郑文祥.
论五卅运动前后上海学生运动的统一和分化[J]
.学术月刊,2000,32(3):69-75.
被引量:7
3
黄振位.
试论中共“三大”的战略策略思想[J]
.广东社会科学,2006(6):118-123.
被引量:1
4
杨志文.
“大跃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政治思潮初探[J]
.长白学刊,1997(1):71-76.
被引量:3
5
凯文.
克敌制胜的伟大战略策略思想——学习毛主席《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77,31(6):29-31.
6
陈泰乾.
中国共产党与统一战线[J]
.求实,1991(6):29-33.
7
王跃飞.
论毛泽东的战略策略思想[J]
.学习月刊,2014(24):4-5.
8
五、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J]
.理论与实践,2002(11):23-23.
9
王彬.
“五卅”精神永流传[J]
.辅导员,2007(6):47-47.
10
熊焱生.
瞿秋白论党的性质及其现实意义[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1,14(3):7-9.
党的文献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