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语义复制:一个处理语义的心理过程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语义复制是一个处理语义的心理过程。由此产生xy或yx结构。该结构可以在词和大于词的层面上找到实例。比如汉语中的“牛犊”、“用脚踢”、英语中的“deeplyingrained”
作者
吴小晶
机构地区
广东省外语师范学校大专部
出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131-133,共3页
关键词
语义复制
读出
形式化
分类号
H041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9
1
沈怀兴.
汉语偏正式构词探微[J]
.中国语文,1998(3):189-194.
被引量:44
2
吕冀平.
现代汉语的意动句式[J]
.求是学刊,1984,11(1):20-25.
被引量:7
3
蒋绍愚.
词义的发展和变化[J]
.语文研究,1985(2):7-12.
被引量:32
4
李行健.
汉语构词法研究中的一个问题——关于“养病”“救火”“打抱不平”等词语的结构[J]
.语文研究,1982(2):61-68.
被引量:23
5
杨尚贵.
古汉语形容词在使动、意动时活用的程度及原因[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2(1):88-89.
被引量:2
6
徐丹.
谈“破”——汉语某些动词的类型转变[J]
.中国语文,2005(4):333-340.
被引量:14
7
刘忠华.
古代汉语形容词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问题[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4):52-55.
被引量:4
8
吴小晶.
论英语复合词ewe lamb的合成原理[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8(1):31-36.
被引量:3
9
俞理明.
语义标记和汉语构词的不对称现象[J]
.汉语学习,2006(6):30-33.
被引量:16
10
Carstairs-McCarthy, A. 1992. Current Morphology [M], London: Routledge.
引证文献
6
1
吴小晶.
论英语复合词ewe lamb的合成原理[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8(1):31-36.
被引量:3
2
吴小晶.
论“牛犊”一词的解码原理[J]
.励耘语言学刊,2006(2):79-95.
3
杜广慧.
现代汉语中形容词意动用法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9):47-51.
4
符渝.
偏正双音复合词的语义类型及其作用--兼论汉语词义在单双音格局转变中的传承与发展[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9-46.
被引量:1
5
吴小晶.
语言即复制[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19(3):87-91.
被引量:5
6
陈辉.
“花”族偏正双音词词义和语素义关系分析[J]
.现代语言学,2024,12(7):555-562.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李伟容.
浅议模因论对仿拟生成的解释力[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2):49-52.
被引量:5
2
陈长利.
文学形式与原型复制[J]
.文艺理论研究,2008(6):127-131.
3
王珍.
网络语言中的模因及其对汉字文化的影响[J]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5):172-173.
4
王中祥.
从模因论看英源类词缀的衍生机制——基于“XX门”词族的个案分析[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2):75-79.
被引量:3
5
卢晓娟.
形态学国内外对比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1):71-74.
被引量:4
6
荣鑫阁.
西方哲学中的复制论[J]
.外国语文,2012,28(5):67-71.
7
吴小晶.
论“牛犊”一词的解码原理[J]
.励耘语言学刊,2006(2):79-95.
8
张舒,刘爽.
汉语VN定中复合词法的成因[J]
.现代语文,2023(8):42-49.
9
李瑞.
汉语词汇双音化动因综论[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1):11-16.
被引量:4
1
吴福祥.
语义复制的两种模式[J]
.民族语文,2013(4):3-18.
被引量:17
2
吴小晶.
语言四题[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9):6-9.
被引量:2
3
吴福祥.
语言接触与语义复制——关于接触引发的语义演变[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1):113-119.
被引量:22
4
金玲.
对汉语截省句的句法解释[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8,0(2):145-147.
被引量:1
5
庞佳.
日本儿童绘本中拟声拟态词的特点分析[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6,27(1):93-100.
被引量:2
6
吕允丽.
重叠与汉英同义重复方式之比较[J]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3,6(3):52-54.
7
徐朝红,吴福祥.
从类同副词到并列连词--中古译经中虚词“亦”的语义演变[J]
.中国语文,2015(1):38-49.
被引量:9
8
樊中元.
“说是X”语篇的语义关系及其特征[J]
.海外华文教育,2016(4):472-479.
被引量:5
9
周静.
论现代汉语的“软XY”结构[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5):90-90.
10
李兵.
突厥语形容词加强形式的构词过程[J]
.民族语文,2007(6):50-56.
被引量:1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