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五四”与中国社会现代化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五四时期是变被动社会现代化为主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转折期。从现代化理论、现代化政党、现代化意识、现代化人才、爱国主义传统、民主与科学口号以及历史过程转折中介点等宏观方面考察“五四”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关系,可以说明:在中国,20世纪一切具有现代化意义的新的事物和新的人,都自“五四”
作者
张静如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法政所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2-38,共7页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五四运动
五四时期
中国社会现代化
分类号
K261.1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56
1
李良玉.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全盘反传统问题——兼与林毓生先生商榷[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9,36(2):1-10.
被引量:13
2
邓野.
巴黎和会中国拒约问题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1986(2):131-146.
被引量:10
3
刘伟.
论李大钊早期思想的阶级属性[J]
.社会科学辑刊,1985(4):11-17.
被引量:1
4
黎澍.
关于五四运动的几个问题——在五四这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J]
.近代史研究,1979(1):44-57.
被引量:3
5
邓野.
试论“五四”后期陈独秀世界观的转变[J]
.近代史研究,1980(4):135-154.
被引量:3
6
任继愈.
学习中国哲学史三十年[J]
.哲学研究,1979(9):40-46.
被引量:14
7
孙思白,韩凌轩.
“五四”以来反封建文化运动之史的考察[J]
.文史哲,1979(2):16-24.
被引量:3
8
陶季邑.
五四时期国民党理论家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22(1):84-89.
被引量:10
9
张成德.
略论五四运动中的罢市斗争[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17(5):82-85.
被引量:1
10
扈光民.
论五四运动中商人的作用[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32(3):31-3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俞孔坚,李伟.
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J]
.建筑学报,2004(8):5-8.
被引量:40
2
曹顺霞.
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革命道路和现代化[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0(4):110-112.
3
赵入坤.
五四运动90周年学术综述[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11-23.
被引量:2
4
陈立林.
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杰出贡献[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1,22(4):5-9.
5
李潇翔,刘爱莲.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内在逻辑[J]
.广西社会科学,2020(10):30-34.
二级引证文献
42
1
魏楚雄.
五四运动:精英心态、民族情绪和历史的时空错位[J]
.珠海潮,2019(2):3-20.
2
裴欣,李正.
秩序中的自然[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9,6(5):9-12.
3
缪百安,范桂芳.
经济体制转型期的建筑与市民文化的关系[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4(2):102-105.
4
庞伟.
野草之美的城市化[J]
.建筑学报,2006(5):74-75.
被引量:7
5
海佳.
论住区环境设计的价值取向[J]
.南方建筑,2006(4):50-53.
被引量:1
6
张毅川,乔丽芳,姚连芳.
城市绿地景观的节约设计探讨[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4):139-142.
被引量:17
7
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
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
.华中建筑,2005,23(4):123-126.
被引量:278
8
丁俊.
谈景观艺术之接受[J]
.山西建筑,2008,34(2):65-66.
被引量:1
9
庞伟.
方言景观——重新发现大地[J]
.城市环境设计,2007(6):15-16.
被引量:6
10
俞孔坚.
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理论与实践[J]
.风景园林,2007,14(1):55-64.
被引量:160
1
马广荣.
五四运动与中国社会现代化[J]
.党建研究,2000(5):43-44.
被引量:4
2
吴汉全.
李大钊与中国现代化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创建[J]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8):56-60.
被引量:6
3
张静如.
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现代化[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1-7.
被引量:3
4
曲延春.
大革命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发展[J]
.德州学院学报,2003,19(5):87-91.
5
宋全成.
“戊戌变法”及其现代化意义——“‘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道路”学术研讨会综述[J]
.学术月刊,1998,30(9):109-110.
被引量:2
6
张淑芳.
抗日战争与中国社会现代化[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4-15.
7
本刊评论员.
穿越历史和现实的五四精神[J]
.民主与科学,2009(2):2-2.
8
范水涛.
试论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意义[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5-58.
被引量:1
9
吴汉全.
李大钊与“五四”运动的现代化地位[J]
.江海学刊,2001(3):142-147.
被引量:1
10
李庆刚.
论早期周恩来的现代化意识[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1,14(1):104-106.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