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海峡两岸跨世纪农业科技合作之探析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20年来,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合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面对21世纪,未来两岸应在优势互补,科技先导,坚持高起点、高效益,合理布局,优化配置,突出重点,双向互动的原则下,把握好合作的重点领域,进一步完善对台农业科技合作政策体系;切实办好对台农业和农业科技合作园区(或实验区);加强对台农业高新技术引进与合作以共同推动两岸农业科技的发展。
作者
单玉丽
机构地区
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研究所
出处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1999年第4期35-42,共8页
Taiwan Research Journal
关键词
海峡两岸
农业科技
合作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63
1
赵玉榕.
台湾加入WTO与其农业保护政策的调整[J]
.台湾研究集刊,1999(4):27-34.
被引量:3
2
林长华.
闽台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的互补性——闽台产业结构比较研究之一[J]
.台湾研究集刊,1997(4):28-37.
被引量:1
3
福建社科联<漳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示范区"综合研究>课题组.
漳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示范区”总体构想[J]
.东南学术,1995(5):64-72.
被引量:1
4
范骏.
两岸创业投资业[J]
.两岸关系,2002(11):41-42.
被引量:2
5
蔡雪雄,郑庆昌,陈研彦.
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合作态势与因应之策[J]
.亚太经济,2005(4):65-67.
被引量:5
6
单玉丽.
现阶段加强闽台农业产业化科技合作的考量[J]
.台湾农业探索,2006(1):7-9.
被引量:6
7
胡顺娟.
加强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新契机[J]
.两岸关系,2006(4):29-29.
被引量:1
8
徐清,刘义圣.
中国农业技术进步问题新探——基于发展经济学视角[J]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56-62.
被引量:13
9
苏柱华,林莉,叶为民,万忠.
关于共建和谐双赢的两岸农业科技合作机制之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8):647-650.
被引量:1
10
陈信宏.旗舰级跨国企业在海峡两岸R&,D的布局[Z].台湾经济部技术处,2004-02-23..
引证文献
11
1
王克光,蔡虹.
跨国公司在海峡两岸R&D投资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5(9):21-25.
被引量:1
2
蔡雪雄,郑庆昌,陈研彦.
海峡两岸农业科技合作态势与因应之策[J]
.亚太经济,2005(4):65-67.
被引量:5
3
闫逢柱.
台湾农产品出口大陆问题分析[J]
.经济前沿,2005(9):24-28.
被引量:3
4
苏柱华,林莉,叶为民,万忠.
关于共建和谐双赢的两岸农业科技合作机制之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8):647-650.
被引量:1
5
刘伟,张金山.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的探索[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4):5-8.
被引量:2
6
赵一夫,任爱荣.
大陆引进台湾农业技术的必要性与适应性分析[J]
.海峡科技与产业,2007,20(4):17-21.
被引量:2
7
回文广,边全乐,胡映霞,陶治之,冯凌云.
关于科技推进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与发展的思考[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344-347.
被引量:2
8
任爱荣,赵一夫.
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农业技术引进的模式探讨——以永春芦柑栽培技术引进为例[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4):16-22.
被引量:7
9
殷存毅,许焰妮.
跨域治理:深化两岸产业合作的园区管理体制探讨[J]
.台湾研究,2013(4):10-15.
被引量:2
10
石巧玲,王晓丽,洪丽玲,陈瑜,沈鸿,庄佩芬.
闽台农业技术合作的经济效应评价[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6(6):5-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刘伟,潘扬斌.
加强闽台农业科技合作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J]
.台湾农业探索,2006(3):20-23.
被引量:8
2
吴爽.
两岸农业产业交流现状、问题与对策[J]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5):90-91.
被引量:1
3
回文广,边全乐,胡映霞,陶治之,冯凌云.
关于科技推进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与发展的思考[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0):344-347.
被引量:2
4
李路,孙养学,王建华.
农业项目外部效果效益-成本-机遇-威胁评价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8):12506-12508.
5
蔡晓荣.
试论海峡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中的若干法律问题[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8(6):49-52.
6
曾玉荣,翁伯琦,郑百龙,周琼.
闽台农业科技合作领域选择与机制创新[J]
.台湾农业探索,2008(4):13-16.
被引量:5
7
余文鑫.
闽台农业合作的政策演进及取向分析[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2):56-61.
被引量:2
8
杨传喜,张昭,张俊飚.
农业技术引进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843-4845.
被引量:2
9
杨传喜.
转型期引进农业科技资源的有效路径研究[J]
.经济纵横,2010(7):46-49.
被引量:13
10
林卿,王荧.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与发展研究[J]
.亚太经济,2010(6):128-132.
被引量:9
1
万宝瑞.
充分认识农业发展新阶段 实施我国跨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9,20(4):1-7.
被引量:3
2
林飞.
农机化必须与跨世纪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J]
.福建农机,1999(3):23-23.
3
张平.
关于做好我省农业工作的几点思考[J]
.安徽农学通报,1999,5(1):1-3.
4
马发生.
江汉平原跨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2000(7):21-22.
5
杜树旺.
跨世纪农业的出路在优势[J]
.农村农业农民,1999(9):33-33.
6
张波屏.
精准农业:我国跨世纪农业的最佳选择[J]
.沿海经济(江苏),1998(6):18-19.
7
杜树旺.
跨世纪农业的出路在优质[J]
.农村农业农民,1999(9):33-33.
8
朱丕荣.
跨世纪农业的思考[J]
.技术监督实用技术,1998(5):17-19.
9
关中人.
跨世纪农业的纲领性文件─—学习贯彻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J]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1998,0(4):13-18.
10
精准农业:跨世纪农业的必然选择[J]
.农机推广,1998(3):1-1.
台湾研究集刊
199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