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9期49-54,共6页
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70
-
1易延友.论人民法院不得启动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J].政治与法律,2023(5):145-159. 被引量:3
-
2刘晓源.论南京国民政府“六法全书”之基本特点[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4(3):123-125. 被引量:1
-
3潘庆云.民事裁判文书改革研究[J].法学,1998(10):33-36. 被引量:7
-
4黄明利.司法改革问题之我见[J].政法论坛,1985,3(1):73-75. 被引量:2
-
5周永坤.坚持实践标准 进一步清除法学教条主义——新中国法学50年及其未来[J].法商研究,1999,17(3):31-42. 被引量:5
-
6郑朴.彻底摧毁旧法制,肃清资产阶级法律思想——重读中共中央《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J].法学研究,1964(2):15-20. 被引量:8
-
7魏文伯.从司法改革问题谈起[J].法学,1958(1):3-7. 被引量:3
-
8刘焕文.在“百家争鸣”中談旧法思想[J].法学,1956(2):9-15. 被引量:7
-
9春茹,陆石.行政执法不良原因小析[J].现代法学,1991,13(2):64-66. 被引量:1
-
10季卫东.程序比较论[J].比较法研究,1993,7(1):1-46. 被引量:733
二级引证文献47
-
1彭云翔.新中国成立70年法院审判机构的时代变革——以组织管理学分析为视角[J].司法改革论评,2020(1):119-132.
-
2何勤华.解放思想是法学进步的原动力——为《法学》复刊30周年而作[J].法学,2011(11):6-13.
-
3李志明.从“运动”到“法治”——中国法治转型的前历史考察[J].法学评论,2012,30(5):12-18. 被引量:1
-
4李志明.从“运动”到“法治”—新中国法治转型的历史考察[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14(5):132-136.
-
5严冬.蔡和森关于中国革命正当性之证成路径[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6):15-21. 被引量:1
-
6何勤华.法学观念本土化考 从新中国60余年立宪史之视角[J].中外法学,2013,25(2):270-283. 被引量:8
-
7胡建淼,吴欢.中国行政诉讼法制百年变迁[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20(1):28-45. 被引量:24
-
8卢小川,宋玉辉.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形势下的法律体系现状与完善[J].研究生法学,2014,29(2):93-103.
-
9薛剑符.毛泽东法治思想的时代特征[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5):24-30.
-
10宋方青,周宇骏.“司法机关”的中国语义[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8,24(1):52-67. 被引量:3
-
1齐中山.必须作好务“虚”,更好地为总路线服务[J].法学,1958(8):13-16.
-
2周继湖.驳斥资产阶级右派对司法改革运动的诬蔑[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57,3(2):34-39. 被引量:3
-
3吴玉章.缺乏理论的实践[J].读书,2004(7):113-116. 被引量:1
-
4魏文伯.从司法改革问题谈起[J].法学,1958(1):3-7. 被引量:3
-
5孟杰,黃汝坚.上海市政法战线上的反右斗爭已取得巨大胜利[J].法学,1958(5):33-34.
-
6汪明敏,孟丽芳.武汉市硚口区司法改革运动始末[J].武汉文史资料,2001,0(5):36-39.
-
7臣子.不罚坐牢罚种树——一起突破刑罚手段的典型判例[J].民主与法制,2007(05S):19-21.
-
8李晶.1952—1953年中南区司法改革运动述论[J].沧桑,2011(6):40-42.
-
9齐树洁.关于我国民事司法改革的思考[J].法学杂志,2009,30(3):75-78. 被引量:4
-
10公丕祥.董必武与建国之初司法改革运动[J].江苏社会科学,2011(4):101-108.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