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礼乐偕配到礼崩乐坏──《先秦礼乐文化》对先秦社会变迁的新阐释
被引量:1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3-94,共2页
-
1李强.《论语》中“乐”论的管理思想[J].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4(3):63-63.
-
2马晓玲.从礼教手段到娱乐方式——“投壶礼”解析[J].语文知识,2009(3):77-80. 被引量:4
-
3刘宝才.第二次先秦史学术讨论会综述[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1(3):110-112.
-
4纪兴,张平.试论礼与中国传统文化模式[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1):7-12. 被引量:5
-
5谢谦.春秋时代非宗教化的礼乐文化观与道、墨二家反礼乐文化的思想[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0(4):66-73. 被引量:1
-
6郭杰.中国礼乐文化初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6):30-35. 被引量:2
-
7杨向奎.孔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明[J].齐鲁学刊,1991(1):7-9. 被引量:1
-
8朱承.古代礼乐的现代价值[J].党政干部参考,2016,0(14):39-40.
-
9礼崩乐坏天下乱 儒法斗争始春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S1):15-17.
-
10谢谦.周公遗范与儒家礼乐文化的发展模式[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9(1):41-49.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