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13-117,共5页
The Journal of Humanities
同被引文献7
-
1马玉华.江泽民同志论延安精神[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4):90-92. 被引量:12
-
2阎树群.弘扬延安精神的时代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6(4):15-21. 被引量:3
-
3何岗.市场经济更需要延安精神[J].兰州学刊,1997(5):9-10. 被引量:1
-
4汪长柱,晨风.略论延安精神与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必然联系[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3(5):58-61. 被引量:6
-
5李铁映.弘扬延安精神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求是,2004(20):29-33. 被引量:9
-
6王冬冬,廉永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弘扬延安精神[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6(4):57-59. 被引量:2
-
7人民出版社编辑,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中共延安市委供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M]. 人民出版社, 2004
-
1李允富.党风建设决定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和性质[J].石油政工研究,1998,0(4):7-7.
-
2金庆军.关于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思考[J].理论学习与探索,2004(4):49-50.
-
3任东景.谈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J].商场现代化,2005,0(9S):217-218.
-
4魏建斌.时代呼唤延安精神[J].理论学刊,1997(5):48-50.
-
5劳文浩,侯外林.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J].岭南学刊,1994(6):87-89.
-
6滕毅民,李燕.学习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保证[J].黑龙江劳动保障,2001(6):28-28.
-
7郑玉泉.做一个真正合格的共产党员[J].福州党校学报,2000(2):7-8.
-
8本刊编辑部.坚持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J].北京党史,2005,0(2):1-1.
-
9郭根荣,王守忠.“三个代表”思想体现了全国人民的理想信念[J].探索与求是,2002,0(10):8-9.
-
10黄承明.弘扬延安精神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J].云南学术探索,1997(1):67-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