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相机治理与国有企业监控 被引量:7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单纯依靠放权让利很难优化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应当通过控制权的合理配置硬化企业的约束机制,使之与相应的激励机制相匹配,达到权责利的统一。重新设计相机治理机制,就是要通过企业控制权的争夺改变现实利益格局,确保在非正常经营状态下,有一套合适的制度安排确保控制权的顺利让渡,实现对企业决策者的有效约束,保护相关者的合法利益。完整的相机治理机制包含三个要素:相机治理主体、信号及相机治理程序。国有企业“失控”实际上是相机治理机制的“失灵”。本文设计了国有企业的相机治理机制,并分别就相机治理主体的确认、相机治理的程序设计、职工作为相机治理主体时的程序设计、股东及债权人的相机治理程序设计、管理收购、破产程序的改进、相机治理各程序的协调。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17,共14页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6

  • 1杨瑞龙,管理世界,1997年,1期
  • 2杨瑞龙,经济研究,1997年,1期
  • 3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世界,1997年,1期
  • 4蔡--,财贸经济,1996年,11期
  • 5林青松,经济研究,1996年,7期
  • 6张维迎,经济研究,1996年,9期
  • 7张春霖,中国书评,1996年,10期
  • 8诸建芳,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1996年
  • 9汪丁丁,永远的徘徊,1996年
  • 10戴园晨,价格工资螺旋的生成和演衍,1995年

共引文献668

引证文献74

二级引证文献103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