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人际关系的疏远性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劳动、社会价值目标、自我意识等影响因素入手,论述了人际关系从传统到现代由亲密走向疏远的必然过程,并进一步强调了人际关系的疏远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且也是现代社会遵循普遍主义原则。
作者
曹孟勤
井世洁
机构地区
河北大学科研处
出处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33-37,共5页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关键词
人际关系
分类号
C912.3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21
1
佟丽君.
论霍曼斯的人际交往理论[J]
.求是学刊,1997,24(1):32-34.
被引量:17
2
李斌.
依恋群体: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J]
.江苏高教,2004(6):54-56.
被引量:2
3
吴菊云.
学生交往中社会交换行为的调查[J]
.青年探索,2001(2):9-11.
被引量:1
4
李强.
“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J]
.社会学研究,2005(2):55-73.
被引量:420
5
卫小将,李建权.
试论我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构建[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30(2):41-43.
被引量:13
6
赵君,2009,《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光明日报》10月23日.
7
朱志强,2000,《社会工作是什么》,载何国良,王思斌主编.《华人社会社会工作本质初探》,台北:八方文化企业公司.
8
周易,2012,《上班侃侃而谈下班疲惫懒言,83.1%受访者有“下班沉默症”》,《中国青年报》8月9日.
9
Richard Booth. 1997, Existential loneliness: the other side of the voidx.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per- sonal Studies 16.
10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331/20/1989814_106236545.shtml2013年1月23日查询.
引证文献
3
1
李斌.
中国社会工作的问题域及理念[J]
.社会工作,2013(2):20-25.
被引量:6
2
王喜平.
城乡人际关系差异成因的系统考察[J]
.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9(3):73-77.
被引量:10
3
韦乡逢,潘冬宁.
社会交换行为与人际关系论析[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6(1):6-7.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罗忆源.
城市不同社会阶层的和谐关系及实现途径——以进城民工和城市社区居民的关系为例[J]
.理论研究,2007(1):39-41.
被引量:1
2
宋影.
小学生师生社会交换关系研究初探[J]
.大江周刊(论坛),2011(11):111-112.
3
吴艳平,南月省,王颖,崔晓娜,陈雪娇.
新时期城乡的观念差别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7):3251-3253.
被引量:1
4
刘建梅.
夫妻社会交换关系研究现状[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0(2):30-32.
5
李伟.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部乡土小说中的邻里书写[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3,33(5):52-54.
6
田丰韶.
风险社会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社会工作发展[J]
.社会工作,2014(2):39-46.
被引量:3
7
安桂花,师玉生,郭娟娟.
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居民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2014,29(4):73-82.
被引量:9
8
李斌,王镒霏.
组织化与专业化:中国社会工作的双重演进[J]
.社会工作,2014(6):3-8.
被引量:5
9
张硕,陈功.
中国城市老年人社会隔离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J]
.人口学刊,2015,37(4):66-76.
被引量:73
10
张浩.
人际资本的经济学分析初探[J]
.经济研究导刊,2016(12):3-4.
1
晓华.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J]
.祝您健康,1994,0(1):12-12.
2
祝宝满.
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教师价值导向[J]
.上饶师专学报,1991,11(4):57-59.
3
董素雅.
漫谈和谐的人际关系[J]
.考试周刊,2015,0(28):158-158.
4
孙松滨.
家与国家——以家庭的稳定维护社会的稳定[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9).
5
周敏恒.
“混”——目标失落的必然结果[J]
.社会,1990,10(6):29-29.
被引量:1
6
韩东屏.
个性的发展与理想的统一[J]
.江汉论坛,1987(1):32-36.
7
张立杰.
哲学视阈下的中国领导艺术研究[J]
.领导科学,2010,0(11Z):27-28.
被引量:3
8
石作斌.
我国当代社会发展价值观的嬗变及其原因[J]
.唯实,1999,0(2):12-15.
9
王本文,段家兵.
社会心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3):233-234.
被引量:1
10
林星.
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思考[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12):24-28.
被引量:4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