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近代化问题研究述评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近代化问题研究述评宋晓来以近代化为主题研究中国近代史大约是近十几年的事。十几年来,学术界先后发表有关近代化论文大约60余篇,在不少问题上取得了共识。当然对有些问题的看法仍存在分歧,这也是正常的。只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以事实为依据的科...
作者
宋晓来
机构地区
成都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1998年第2期139-144,共6页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关键词
中国近代化
政治近代化
社会转型
近代中国
资本主义化
新民主主义
问题研究
《历史研究》
鸦片战争
经济近代化
分类号
K09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83
1
周建超.
中国式现代化:脉络、样态和进路[J]
.贵州社会科学,2023(5):4-12.
被引量:4
2
漆思,梁文巧.
在批判与超越资本逻辑中探寻社会正义的现实道路[J]
.贵州社会科学,2023(1):17-23.
被引量:4
3
骞真.
从中国式现代化到人类文明新形态——基于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论的透视[J]
.贵州社会科学,2022(9):17-23.
被引量:8
4
叶小青.
京师同文馆与晚清外交近代化[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1):4-7.
被引量:3
5
林被甸,董正华.
现代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J]
.历史研究,1998(5):150-171.
被引量:37
6
虞和平,郭润涛.
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述评[J]
.历史研究,1993(1):158-171.
被引量:12
7
张步先.
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兼论晚清外交近代化[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5(3):71-75.
被引量:13
8
潘先林.
“近代化”历程中的滇川黔边彝族社会──对中国近代民族史研究理论问题的思考[J]
.民族研究,1998(3):94-106.
被引量:8
9
刘伟.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发展趋势及其特征[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36(1):42-48.
被引量:11
10
苏全有.
晚清时期中外条约内容都是不平等的吗[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5(4):52-5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5
1
龙向阳.
关于“中国外交近代化”的思考[J]
.求索,2007(8):199-202.
被引量:4
2
潘先林.
“沿边型”近代化模式与“近代化”视野下的少数民族社会变迁——对“边疆民族型”近代化模式的再讨论[J]
.贵州民族研究,2008,28(1):29-38.
被引量:4
3
王世雄.
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特征及其近代转型[J]
.新东方,1998,7(5):61-67.
被引量:9
4
李武装.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中的中国式现代化[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5):12-28.
被引量:6
5
蔡珊珊.
论历史概念教学的实施路径——以“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为例[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14):62-65.
二级引证文献
23
1
朱小略.
龙与奇美拉——中国外交的起源兼论春秋时期诸侯国行为性质[J]
.儒学评论,2020(1):192-216.
2
郭小聪.
政府制度演变理论:引入性思考[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6(5):625-631.
被引量:14
3
胡瑞琴,俞祖华.
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23(3):57-64.
被引量:9
4
李艳萍.
国家与社会同构状态下的传统德治及其启示[J]
.天中学刊,2008,23(6):1-3.
5
吴志鹏,龚佳元.
公民社会构建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略论[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2):30-33.
被引量:1
6
李欢.
对近代中国政治文化转型特殊路径的探析[J]
.社科纵横,2009,24(6):136-138.
被引量:2
7
李欢.
简析近代中国政治文化转型的制约因素[J]
.社科纵横,2009,24(12):127-128.
8
黄莉莎.
论翻译和文化的多元融合与现实冲突[J]
.文教资料,2010(22):52-55.
被引量:1
9
潘先林,张黎波.
西南边疆早期现代化的主要现象及其与国家安全之关系[J]
.思想战线,2011,37(2):129-132.
被引量:7
10
胡燕.
法治社会基础的培育和完善[J]
.宜宾学院学报,2012,12(4):57-59.
1
陈今晓.
论晚清近代化的制约因素与政府作用[J]
.中州学刊,1995(5):118-123.
被引量:1
2
薛其林.
船炮·宪政·民主:百年巨变的中国近代化进程[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7,21(1):80-86.
被引量:2
3
凌耀伦,许俐.
帝国主义与中国近代化[J]
.天府新论,1991(2):19-26.
4
贾秀慧.
杨缵绪在新疆[J]
.新疆社会科学信息,2001(4):28-30.
5
王改君,张佩佩.
近十年来关于袁世凯经济思想的研究综述[J]
.法制与社会,2007(12):841-841.
6
孙国军.
试论俄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J]
.凯里学院学报,2008,26(5):69-70.
被引量:1
7
孙红兵,宋长琨.
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历史特点探析[J]
.北方论丛,1998(2):56-60.
8
尚海丽,衡芳珍.
袁世凯与清末政治近代化[J]
.殷都学刊,2005,26(2):56-60.
被引量:2
9
李治亭.
康乾盛世与西方文明[J]
.社会科学辑刊,1994(1):105-111.
被引量:2
10
苑书义.
中国近代化历程述略[J]
.近代史研究,1990(3):1-16.
被引量:14
中州学刊
199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