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在中国教育开始转轨和教育哲学观大裂变的宏观背景下,对教育的目的及功能作了新思考,并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阐述了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与构成。
作者
潘涌
机构地区
嘉兴市社联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1998年第1期117-120,共4页
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教育与人
应试教育
受教育者
教育观
马克思恩格斯
主体性教育
全面发展的教育
心理素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3
1
力新.
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不同理解[J]
.哲学动态,1982(5):9-11.
被引量:2
2
罗文伟.
我国成人教育终身化发展的问题分析及策略思考[J]
.继续教育研究,2005(2):34-36.
被引量:6
3
何贤娟.
整合全人教育理念 构建成人和谐人格——对成人教育的思考[J]
.成人教育,2005,25(5):30-31.
被引量:4
4
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
毕淑芝,王义高.当今世界教育思潮[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6
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1972.
7
方建文等.全面素质教育手册[M]中国物资出版社,1997.
8
庞学光.
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发展教育新论[J]
.教育导刊(上半月),1998(Z1):5-8.
被引量:9
9
李里特.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应从哪里突破──谈如何尽快发展素质教育[J]
.科技导报,1998,16(10):10-13.
被引量:4
10
柳斌.
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教育思想要有大转变[J]
.人民论坛,1998(2):21-2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6
1
司成勇,王萍.
全面发展教育之我见[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3,23(4):91-93.
被引量:1
2
陈西岳.
现代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关系探析[J]
.职教论坛,2004,20(07S):8-12.
被引量:7
3
强欣,樊春光.
评析当代中国教育经济主义思潮[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12):76-76.
4
冯业茂.
国土管理拾零[J]
.河南国土资源,2005(11):52-52.
5
孙石煌.
从服务性谈成人教育的改革[J]
.成人教育,2006,26(7):21-22.
6
高兰英,孔祥民.
如何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0(2):14-15.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陈婷.
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协调发展——以佛山市为个案[J]
.教育评论,2009(2):110-112.
2
陈婷.
我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协调性发展初论[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5):89-92.
被引量:4
3
张永,陶少华.
高职教育与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分析[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9):6318-6320.
4
孟景舟.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关系的历史演进[J]
.职教论坛,2011,27(31):4-8.
被引量:10
5
曾姗,闫志利,玄远程.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职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的依据、原则与策略[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8(6):35-39.
6
范海荣,吴素霞,陈丽娜,谢新宇,靳常敏,崔悦.
专业课中渗透美学教育的探讨与实践——以“地质与地貌学”课程为例[J]
.中国地质教育,2022,31(2):32-35.
被引量:2
7
杨颜豪,孙长远.
理想的职业培训与职业培训的理想——评《全球职业培训概览》[J]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22(3):69-75.
8
谢霓.
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框架构建:价值取向、思路与要素[J]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24,18(1):30-34.
1
黄玉红.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78-180.
被引量:8
2
陈海峰.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科教导刊,2012(19):23-23.
3
赖海燕,陆建平.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J]
.江西教育(管理版)(A),2005(12):25-26.
被引量:2
4
费萍,杨敏.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J]
.文教资料,2005(35):1-2.
被引量:6
5
朱婷婷.
教育学专业性的内涵与构成[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8,25(2):13-15.
6
刘志军.
论教学质量的内涵与构成[J]
.教育评论,1999(5):28-30.
被引量:34
7
申喆.
中小学心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构成[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0(13):67-67.
被引量:4
8
颜悦南.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教育思想及时代意义[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3):105-108.
被引量:7
9
张楚.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教育学意义[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3):20-24.
被引量:19
10
张晓敏.
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J]
.理论学刊,2005(12):13-14.
浙江学刊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