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23-25,31,共4页
Journal of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共引文献13
-
1李涛.二十一世纪青岛市人才资源开发对策研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1,0(3):77-81.
-
2陈娟,廖才英.构建合并高校多维动态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1):55-57. 被引量:2
-
3柳杨.从海尔的人力资源管理看人本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价值工程,2005,24(7):78-81. 被引量:9
-
4杨少卿.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5(7):50-51. 被引量:2
-
5但碧霞.图书馆实行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6,26(5):151-153. 被引量:2
-
6安继红.现代企业管理中人本管理的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7(8):90-92. 被引量:9
-
7龙兵.企业人本管理及其主导方式的思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1997,22(5):69-71.
-
8曹东军.人本管理引入基层党建的工作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0(2):17-17.
-
9张皞昕.从人力资本理论谈兰州商学院师资队伍管理中人力资源理念的重构[J].甘肃科技,2011,27(18):120-123. 被引量:2
-
10李涛.加入WTO对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挑战与应对[J].科研管理,2002,23(2):134-13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42
-
1敖永胜.浅析“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思想[J].现代管理科学,2001(5):41-42. 被引量:8
-
2阎世平,董莲荣.从民本思想到人本管理——融合、冲突与发展[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0(6):52-56. 被引量:3
-
3简章琼,张佳林.论以人为本的企业家行为[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S3):53-56. 被引量:3
-
4葛新斌.试析西方管理理论中“人性假设”的基本形态及其关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115-120. 被引量:24
-
5石磊.从科学主义到人道主义——企业中的人与人格价值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1(3):22-31. 被引量:5
-
6綦正芳.孔子的人本思想与21世纪中国企业文化建设[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44-49. 被引量:5
-
7樊浩.伦理与经济发展的人文动力[J].学海,1997(4):22-29. 被引量:6
-
8冯建平,霍丽.简论“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思想[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9(1):13-16. 被引量:3
-
9袁庆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5,12(6):27-30. 被引量:5
-
10汪安佑.企业人力资源评价论[J].湖南社会科学,1996(1):31-3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54
-
1邹红.论高校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实施[J].现代教育论丛,2008(7):15-19. 被引量:7
-
2刘金霸,陈治春.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6(20).
-
3吉琳,欧景才,潘习龙,尹春艳,姜显明.用科学理论指导“五四一”医院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J].中国医院,2004,8(8):40-41. 被引量:6
-
4刘志民.大学高层人才运营的三大缺憾:经济人、奢侈品、万能家[J].煤炭高等教育,2004,22(6):12-14.
-
5戚鲁.论人本观下的政府组织绩效管理[J].江海学刊,2005(1):195-198. 被引量:3
-
6郝潞霞.人本管理预研[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2):171-174. 被引量:7
-
7吴九桂.优秀运动队的人本化管理[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3):97-98. 被引量:4
-
8吴九桂,许立俊.我国优秀运动队管理的理念、模式与方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2):98-100. 被引量:2
-
9王一定,李金轩,徐定华.高校人本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2):82-84. 被引量:5
-
10江文化.高校实施教育技术人本管理的措施[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3):110-111. 被引量:1
-
1郭斌.基于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以宝山钢铁公司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08,21(12):128-129. 被引量:4
-
2大力提倡发明创造 增强企业经济实力[J].知识产权,2001,11(1):11-14. 被引量:1
-
3改革发展中的宝钢档案工作[J].冶金档案,2000(3):8-10.
-
4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课题组.上海宝钢集团联合重组的基本经验(上)[J].冶金管理,2001(12):21-24.
-
5李强.国有企业在创建学习型企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J].煤炭经济研究,2006(11):60-61.
-
6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J].互联网周刊,2003(38):28-33. 被引量:1
-
7马艾.抓与放[J].工商行政管理,1997,0(23):18-18.
-
8关壮民.紧紧依靠科技进步这个动力[J].上海集体经济,2001(2):22-24.
-
9朱本先.让职工合理化建议重新“香”起来[J].中国机电工业,1994,0(6):47-47.
-
10丁末.国有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J].今日中国,1997,0(11):1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