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上古汉语“亦”的疑问副词用法及其来源 被引量:1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亦"在古汉语中可作副词表示类同(义即"也,又")或仅限(义即"只是,仅仅")等,也可作助词。这些都是其常见义,古今辞书均已训释,不烦举例。除此之外,在上古汉语中,"亦"还可作疑问副词,这是前辈学者关注较少的。下面例句中的"亦"就是我们所说疑问副词的用法:(1)陈亢问於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论语·季氏》)(2)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梁惠王上》)清代经学家对上面例句中的"亦"有不同的理解,或解作"也,又"(如刘宝楠《论语正义》、焦循《孟子正义》、吴昌莹《经词衍释》),或解作发语辞(如刘淇《助字辨略》)。
作者 赵长才
出处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3-28,共6页 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69

引证文献16

二级引证文献9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