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实验报告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前言我国小学自80年代中期开展创造教育至今已有十余年历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1)单独开设创造活动课或创造思维训练课这一创造教育模式对提高学生学科的创造性学习能力效果不显著;(2)学科创造教育中训练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作者
陶文中
机构地区
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69-73,共5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关键词
创造思维能力
活动教学
创造能力培养
数学创造思维
创造教育
平均数标准差
控制组
教学实验
能力测验
实验教师
分类号
G622.0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39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1
1
张景焕,陈泽河.
开发儿童创造力的实验研究[J]
.心理学报,1996,28(3):277-283.
被引量:25
共引文献
24
1
张景焕,李冬梅.
创造活动课的课程设计与实施[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5(3):61-63.
被引量:3
2
岳晓东,龚放.
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
.教育研究,1999,20(10):9-16.
被引量:246
3
赵承福,陈泽河,曲霞,张景焕,李鹰,杨延龄,陈月茹,李冬梅,仲跻刚,杨克才,张惠娆,李建强,王圣民,王旭.
儿童创造力开发实验专题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5(6):28-50.
被引量:2
4
陶文中.
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实验报告[J]
.教育科学研究,1998(4):25-33.
5
汪玲,席蓉蓉.
初中生创造个性、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02-108.
被引量:15
6
陈晓荆.
教师创造性教育的条件[J]
.孝感学院学报,2002,22(2):56-58.
被引量:2
7
王灿明.
关于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三个问题之探索[J]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1(4):44-46.
8
胡卫平,郧海丽.
“学思维”活动课程对初中生创造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
.教育科学,2006,22(1):92-94.
被引量:4
9
葛操,白学军.
训练方法对不同创造力水平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影响[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1):13-17.
被引量:8
10
汪玲.
中学生目标定向、创造性个性及两者关系的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6-142.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39
1
李孝忠.
关于开设发散思维训练课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研究[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16(9):59-62.
被引量:2
2
朱永新,杨树兵.
创新教育论纲[J]
.教育研究,1999,20(8):8-15.
被引量:455
3
林崇德.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5-13.
被引量:347
4
吴也显.
从维持性学习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面向新世纪教育、教学体系探微[J]
.教育研究,1998,19(12):53-57.
被引量:54
5
钱含芬,陈华,王萍,谷永干.
小学生创造学习策略训练的实验研究[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6(4):111-116.
被引量:2
6
何金茶,查子秀,谢光庭.
10岁和12岁儿童创造思考和创造倾向的研究[J]
.心理科学,1997,20(2):176-178.
被引量:11
7
徐青.
小学三~五年级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验研究[J]
.应用心理学,1999,5(2):54-58.
被引量:6
8
何金茶,查子秀,谢光庭.
十岁儿童创造倾向特点分析[J]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1):18-20.
被引量:8
9
张景焕,陈泽河.
开发儿童创造力的实验研究[J]
.心理学报,1996,28(3):277-283.
被引量:25
10
周林东.
汤川秀树——东西方文化的伟大产儿[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8,10(2):61-7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7
1
汪玲,席蓉蓉.
初中生创造个性、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关系的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02-108.
被引量:15
2
汪玲.
中学生目标定向、创造性个性及两者关系的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6-142.
被引量:5
3
蔡铁权.
创造教育与高师的使命[J]
.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2(3):81-87.
被引量:2
4
蔡铁权.
创造性培养应寓于学科教育之中[J]
.学科教育,2000(1):18-20.
被引量:2
5
尚建乐.
创新,从语文课堂开始[J]
.课外语文(下),2014(4):11-11.
6
王红军.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情感因素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实验研究[J]
.教育科学研究,1999(4):71-75.
被引量:1
7
王灿明,许映建.
我国小学创造教育40年:模式、经验与展望[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9,33(1):5-1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宋天银,倪小桃,彭紫芮,刘娅.
四川省某民族县初中生性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心理月刊,2023(1):190-192.
2
季国昌,成军,卢玉珍,张方平,应武.
加强师范生的科技实验教学[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3):74-76.
3
彭莉,范兴华.
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1):58-60.
被引量:32
4
汪玲.
中学生目标定向、创造性个性及两者关系的研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6-142.
被引量:5
5
段可.
高职新生个性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4):115-116.
被引量:2
6
黄凌亚.
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
.管理观察,2009(6):135-136.
7
陈秀娟,葛明贵.
253名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J]
.中国校医,2009,23(1):16-17.
被引量:8
8
师保国,许晶晶.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创造性倾向的预测作用[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71-77.
被引量:16
9
汪玲,方平,鲁蕊.
目标定向对创造性个性的影响[J]
.心理科学,2010,33(1):28-30.
被引量:6
10
王昱文.
我国西部地区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与自尊的相互关系[J]
.社会心理科学,2010(7):39-44.
被引量:2
1
陶文中.
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实验报告[J]
.教育科学研究,1998(4):25-33.
2
龙家明,肖莉萍.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创造思维[J]
.四川教育,2002(12):44-45.
被引量:1
3
王宪莹.
“多式探索”教学模式略论[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1,13(2):63-64.
4
初中教师素质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1997(1):23-25.
5
王丽丽.
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刍议[J]
.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5(8):17-17.
被引量:2
6
颜发栋.
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思维的新途径[J]
.青海教育,2004(12):39-39.
7
周爱丽.
数学创造思维的培养途径[J]
.教师,2011(3):54-54.
被引量:2
8
丁祥.
培养学生数学创造思维能力之我见[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08(12):94-95.
被引量:4
9
高浩然.
探究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思维[J]
.中学时代(理论版),2014,0(6):140-140.
10
武蕊红.
数学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J]
.科学之友(中),2008(3):130-130.
被引量:1
教育研究
1998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