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书面语篇分析的进展》介绍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书面语篇分析的进展》介绍Coulthard,M.(ed.).1994.AdvancesinWritenTextAnalysis.London:Routledge.xiv+320pp.复旦大学苗兴伟在语篇分析领域,以Sinclair和Coulthar...
作者
苗兴伟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
出处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3-74,共2页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关键词
书面语篇
英语语篇
语篇分析
主位结构
信息结构
人际功能
伯明翰学派
语篇结构
组织方式
口语语篇
分类号
H315 [语言文字—英语]
H315 [语言文字—英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59
同被引文献
94
1
徐赳赳.
话语分析在中国[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29(4):21-25.
被引量:39
2
马博森,任绍曾.
话语分析及其应用——1982—1991年国外话语分析研究述评[J]
.现代外语,1995,18(1):7-12.
被引量:10
3
徐赳赳.
话语分析二十年[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7(1):14-20.
被引量:65
4
陈中竺.
批评语言学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7(1):21-27.
被引量:193
5
黄国文.
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1-4.
被引量:363
6
苏海燕.
国内话语分析研究概述[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4):68-70.
被引量:8
7
苗兴伟.
语篇分析的进展与前沿[J]
.外语学刊,2006(1):44-49.
被引量:46
8
黄国文,徐珺.
语篇分析与话语分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0):1-6.
被引量:132
9
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2nd ed.)London:Arnold,1994.
10
Halliday,M.A.K.&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1976.
引证文献
2
1
黄国文,徐珺.
语篇分析与话语分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0):1-6.
被引量:132
2
黄国文.
中国的语篇分析研究——写在中国英汉语篇分析研究会成立之际[J]
.外语教学,2007,28(5):6-9.
被引量:31
二级引证文献
159
1
黄国文.
生态话语分析中的语言分析[J]
.外语导刊,2024(1):11-17.
2
步婧.
话语分析视角下的译学研究新路径——评《口笔译的话语分析研究新进展》[J]
.翻译界,2022(1):148-156.
3
何灿斌.
新时代我国高尔夫运动文化品牌塑造初探[J]
.大视野,2020,0(1):64-68.
4
彭如青.
重复之功能研究——“硬汉子”威尔逊人物形象构建探析[J]
.时代文学,2008(23):48-50.
5
王舒婧.
试论隐喻的语篇功能[J]
.作家,2012(18):169-170.
6
贺学勤.
国内语篇研究三十年概述——基于对主流语言学期刊的考察[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35(5):111-116.
被引量:1
7
徐波.
《葛底斯堡演说》的功能语篇分析[J]
.宜宾学院学报,2009,9(11):94-98.
被引量:1
8
蒋丽平.
从话语分析视角看奥巴马国情咨文演讲之口语特征[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9):94-95.
9
支永碧.
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新动态[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3):27-32.
被引量:51
10
曾剑平.
人文社会科学术语译名的规范化问题[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51-53.
被引量:18
1
侯艳霞.
浅谈电视谈话节目话语分析对口语教学的启示[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4):108-109.
被引量:3
2
鲁修红,杜怡.
师生交互模式下的英语教师反馈话步分析[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5(3):100-102 176.
3
黄瑞红.
《相信语篇——语言、语料和话语》评介[J]
.现代外语,2007,30(1):102-104.
被引量:2
4
潘荣杰.
口头交际话语的构建模式分析及对大学英语课堂的启示[J]
.山海经(想象作文)(下),2014,0(12):124-125.
5
吴畅.
伯明翰学派话语分析模式浅析——以《鲁豫有约》为例[J]
.华中人文论丛,2010(1):70-74.
被引量:2
6
何晓春.
浅谈伯明翰学派的课堂会话理论[J]
.贺州学院学报,1997,18(1):60-62.
被引量:3
7
张杰.
伯明翰学派话语分析模式及其问题[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13(1):16-20.
被引量:5
8
冯倩,魏玉娟.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6(4):65-66.
被引量:4
9
邓琪,郭绪文.
访谈节目的话语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3):84-86.
被引量:14
10
黄卓越,邹赞.
追述与反思:伯明翰学派与文化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卓越教授访谈[J]
.社会科学家,2009,24(7):3-7.
被引量:1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8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