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使”的词性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使”的词性是深入研究现代汉语“使字句”的关键,长期以来语法学界对此看法不一,主要有动词说、连词说、虚词说和介词说。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对“使”的语法特征见仁见智,其次是对“使”的词义虚化认识有别。质言之,从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分析上来看,“使”
作者
车竞
机构地区
营口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出处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75-78,共4页
Journal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使”
词性
功能
介词
分类号
H042 [语言文字—语言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25
1
商务印书馆今年计划出版的哲学译著[J]
.哲学研究,1959(2):47-47.
被引量:285
2
邢欣.
试析兼语式动词“使”的特点[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3(4):81-85.
被引量:7
3
吕文华,鲁健骥.
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J]
.汉语学习,1993(1):41-44.
被引量:74
4
李人鉴.
试论“使”字句和“把”字句(续)[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3):59-61.
被引量:7
5
金椿姬.
谈“弄”[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2):62-66.
被引量:7
6
胡明扬,劲松.
流水句初探[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4):42-54.
被引量:119
7
鲁健骥.
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3):44-56.
被引量:207
8
刘俐李.
浅谈“使”字句的主语[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3(3):103-107.
被引量:2
9
张京鱼.
英汉心理使役动词应用对比研究[J]
.外语研究,2001,18(3):46-50.
被引量:45
10
佟兆俊.
“使”的英译法[J]
.中国科技翻译,2002,15(2):60-6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5
1
魏会平,霍纪超.
现代汉语“使”字句研究述评[J]
.文教资料,2008(22):41-43.
被引量:1
2
李晋霞.
试论“使”字兼语句向复句的演变[J]
.汉语学报,2006(2):40-47.
被引量:4
3
金锦玉,尹英梅.
朝鲜族小学生使动句习得偏误分析[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21(6):73-75.
被引量:1
4
黄娴,张克亮,陈晓扣.
基于大规模汉英平行语料库的“使”字句英译方法探讨[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40(2):9-17.
被引量:3
5
乔倓.
“弄得”分类及其句法语义研究[J]
.海外华文教育,2019,0(2):28-34.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金鑫,刘清平.
让步标记“虽使”的形成过程及其消亡原因分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0,8(5):22-27.
被引量:1
2
牛保义.
兼语N2的衔接功能的认知语法研究[J]
.外语学刊,2013(2):50-57.
被引量:9
3
李园园.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学习者“使”字句汉英翻译研究[J]
.济宁学院学报,2018,39(5):63-68.
被引量:1
4
张瑞华,王乐乐.
2017国内语料库研究综述[J]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25(6):134-148.
被引量:1
5
钱芹.
汉语“叫/教”字句文献综述研究[J]
.北方文学,2019,0(27):254-255.
6
刘人宁.
小句整合视野下致使结构对致使事件的压制[J]
.汉语学习,2019,0(6):17-28.
被引量:7
7
何治春.
连动结构“VP_(1)来VP_(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0(1):85-93.
被引量:1
8
陈云云.
英汉翻译中词汇冗余过度现象探究[J]
.海外英语,2022(12):44-46.
9
王丽娜.
“使”字句中对“使”字的英译研究[J]
.校园英语,2015,0(18):218-219.
1
宋彦云.
“这么”“那么”的近现代用法比较[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0(8):111-113.
被引量:1
2
陈凤.
“给”兼做被动标记和处置标记的原因[J]
.考试周刊,2015,0(84):15-15.
3
李燕凌,康爱彬.
现代汉语口语人称代词“你”的词义虚化浅析[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4,0(3):15-16.
4
韩佳蔚.
关中方言副词分析[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25(6):78-79.
被引量:1
5
唐巧娟.
“给我X”构式探析[J]
.凯里学院学报,2013,31(1):80-83.
6
崔梦楼.
汉语合成词的“义蚀”及其成因[J]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6(2):16-19.
7
刘云峰.
《论语》动词“为”的配价考察[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28(2):119-124.
8
方平权.
《实用古汉语虚词详释》评介[J]
.语文研究,1988(1):54-56.
9
孙宝新.
“走你”的多角度研究[J]
.红河学院学报,2016,14(4):77-80.
被引量:1
10
王敏.
“饶”义探微[J]
.语文学刊,2016,36(17):72-73.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