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威廉·布莱克的灵视世界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威廉·布莱克的灵视世界袁宪军我们所见皆为灵视,肉体感官的感知倏忽即逝,存在于想象中的才为永久。莱辛:《拉奥孔》①如果说布莱克首先对18世纪西方美学思潮中一直占统治地位的新古典主义发起凌历的攻击,又以比华滋华斯的《抒情歌谣集》早10年发表的诗作《没有自...
作者
袁宪军
出处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7-53,共7页
Foreign Literatures
关键词
威廉·布莱克
双重视象
最后审判
悲剧意识
经验主义者
物质世界
象力
柏拉图
自然世界
外部世界
分类号
I05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61
1
陆建德.
诗人与社会——略谈大江健三郎与威廉·布莱克[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2):106-109.
被引量:3
2
胡孝申,邓中杰.
威廉·布莱克创作阶段划分刍议[J]
.外国文学研究,1998,20(1):103-107.
被引量:11
3
杜可富.
威廉·布莱克诗歌的哲学解读[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6(2):79-83.
被引量:1
4
胡全生.
拼贴画在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的运用[J]
.外国文学评论,1998(4):122-129.
被引量:18
5
袁宪军.
威廉·布莱克的悲剧意识[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9(2):27-32.
被引量:3
6
袁可嘉.
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J]
.国外社会科学,1982(11):30-33.
被引量:16
7
曹顺庆.
宗教与文学理论——试比较中、印、欧早期宗教观念对文学理论的影响[J]
.外国文学研究,1991,13(1):77-84.
被引量:3
8
李玉莲.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J]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89,23(4):27-32.
被引量:3
9
张炽恒.
布莱克——现代主义的预言者[J]
.外国文学评论,1989(4):103-106.
被引量:7
10
殷企平.
谈“互文性”[J]
.外国文学评论,1994(2):39-46.
被引量:90
引证文献
9
1
汪程.
李白与威廉·布莱克诗歌中的神话比较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23,43(12):60-62.
2
任惠.
狂热与反叛——布莱克的宗教思想及其创作表现[J]
.宿州学院学报,2008,23(5):55-57.
被引量:3
3
安晓红.
以诗论诗——对布莱克诗作《老虎》的新解读[J]
.衡水学院学报,2007,9(2):46-48.
被引量:1
4
区鉷,陈尧.
威廉·布莱克与后现代主义[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3):34-41.
被引量:2
5
李锋.
关于威廉·布莱克诗歌中文化适应性原则的研究[J]
.文学与艺术,2009(9):14-15.
6
白凤欣,刘畅.
威廉·布莱克诗歌的历史维度研究[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31(3):5-8.
7
王琪.
从《一棵毒树》看布莱克的反叛精神[J]
.文学教育,2019,0(4):66-67.
被引量:1
8
张惠青.
贝特森生态整体审美论的三个关键词[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1(4):169-175.
被引量:2
9
尹红华.
悲情与想象——探寻布莱克的悲剧意识[J]
.科技信息,2006(S1):145-145.
二级引证文献
9
1
李爽翀.
运用功能文体学解读The Chimney Sweeper(Song of Innocence)[J]
.文学界(理论版),2011(1):112-112.
被引量:1
2
单君,康光明.
威廉·布莱克《扫烟囱的小孩》语相学解读[J]
.文学界(理论版),2011(3):52-53.
3
李子馨,李正栓.
威廉·布莱克诗歌中的宗教思想[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8(6):58-62.
被引量:1
4
李子馨,李正栓.
《老虎》真的在写虎吗?——威廉·布莱克《老虎》一诗主题解读[J]
.外语教育研究,2017,5(3):59-63.
被引量:2
5
杨宏丹.
浅析威廉·布莱克的《老虎》[J]
.北方文学(中),2016,0(8):51-51.
被引量:1
6
张湉玮.
Analysis of the Themes of A Poison Tree(1794)by William Blake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Symbolic Significance of the“Apple”in the Poem[J]
.海外英语,2020(9):214-216.
7
张惠青.
论自然生态审美的四个契机[J]
.南京社会科学,2020(11):124-131.
被引量:1
8
张惠青.
人类世生态审美救赎何以可能——以贝特森、加塔利、拉图尔为中心的考察[J]
.社会科学,2020(11):181-191.
被引量:1
9
丁晓霞.
浅析布莱克《老虎》的象征意义[J]
.青年文学家,2012,0(27):13-13.
1
广西《低诗歌运动》(2005年创刊号)[J]
.诗歌月刊,2006,0(4):63-64.
2
别成为经验主义者的菜缸[J]
.南方人物周刊,2008,0(26):78-78.
3
叶橹.
从灵感到灵视[J]
.诗刊,1996,0(9):57-57.
4
吕钦文.
视象心曲[J]
.作家,2004,0(1):100-101.
5
石理俊.
灵视·学养·色彩[J]
.中华诗词,2013(3):64-65.
6
张智中.
视象美——诗歌翻译中不容忽略之美[J]
.译林,2009(1):213-216.
被引量:2
7
杨晓帆.
一个经验主义者的小说人生——读刘汀[J]
.西湖,2014(8):91-96.
8
一代宗师华滋华斯[J]
.党的建设,2013(9):49-49.
9
金婷婷.
不做爱情经验主义者[J]
.晚报文萃,2011(14):19-19.
10
李燕.
华兹华斯的诗歌与自然[J]
.文教资料,2007(22):86-87.
被引量:2
国外文学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