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0-44,共5页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同被引文献5
-
1叶弈乾.个性心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1993年版..
-
2周冠生.艺术创造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79,P.389.
-
3吴雁泽.怎样提高声乐演唱水平[M].北京:华东出版社,2003,P.39.
-
4[波]斯特里劳.气质心理学[M].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P.347~348.
-
5莫泊桑.爱弥尔左拉研究[C].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八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P.149.
二级引证文献5
-
1解鸿雁,王健英.气质类型与歌唱学习行为评价的初步研究[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8(4):19-27. 被引量:6
-
2靳勇.声乐艺术的表现手法[J].黄河之声,2008,0(14):46-47.
-
3陈雅琪.浅谈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小组课中的气质类型分类和分组教学[J].亚太教育,2016,0(6):154-154. 被引量:2
-
4潘超.声乐演唱者的个性心理结构[J].艺海,2016(11):59-60. 被引量:1
-
5白夜,周珏.气质学说之下的音乐表演论文综述与研究[J].北方音乐,2017,37(8):57-58. 被引量:1
-
1王四维.情感的异化 自我的迷失——评王小王短篇小说《寻找梅林》[J].北方文学(下),2015,0(10):21-21.
-
2史增民.文学鉴赏者的心理特性简析[J].中文自修,1996(7):14-15.
-
3何志钧.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研究的接受之维——读陈思广《审美之维:中国现代经典长篇小说接受史论》[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3):85-85.
-
4常林红.30年代林语堂的人生选择[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3(2):152-155. 被引量:1
-
5彭玉平.晚清“庄学”新变与王国维文艺观之关系[J].文学遗产,2015(1):137-148. 被引量:4
-
6刘娴.浅析林白小说中的女性心理特征[J].北方文学(中),2012(3):138-138.
-
7赵林云.在诗歌语言中接近自由——试论昌耀50-80年代的诗歌创作[J].中外诗歌研究,2013(3):34-35.
-
8李莉.气质类型与声乐教学[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0(2):220-221. 被引量:1
-
9张杰.谈气即是谈诗——略论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中哲学本体论与文学本体论的统一[J].长江学术,2012(2):79-85. 被引量:2
-
10姜桂华.看似对立,实则缠绕——一九九○年代以来文学接受心理特性分析[J].当代作家评论,2008(4):129-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