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5,共4页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
同被引文献28
-
1杨扬.钱门求学记——说说我的老师钱谷融先生[J].南方文坛,2007(4):56-58. 被引量:2
-
2王廷信.书讯[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8(1):110-110. 被引量:1
-
3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一文的自我批判提纲[J].文艺研究,1980(3):7-13. 被引量:68
-
4杂文[J].鲁迅研究动态,1988(S1):15-17. 被引量:1
-
5《福建论坛》文史哲版一九八七年办刊设想[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6(6):89-89. 被引量:1
-
6纪维周.鲁迅研究专著编目(1980—1983)[J].鲁迅研究动态,1984(3):1-16. 被引量:1
-
7钱谷融.真诚、自由、散淡——散文漫谈[J].文艺理论研究,1995(2):6-8. 被引量:4
-
8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总目录[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6):124-126. 被引量:1
-
9厨川白村,黄乔生(译).论英语之研究[J].鲁迅研究月刊,2006(4):74-76. 被引量:2
-
10米歇尔·福柯 刘北成 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2003.第200页.
二级引证文献6
-
1吴庭,刘晓芳.收纳与融合:1911—1945年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在我国的译介研究[J].日语教育与日本学,2019(1):123-132.
-
2柴橚.解构前的结构——《白色旅馆》的叙事结构分析[J].当代外国文学,2012,33(4):113-120. 被引量:3
-
3任艳阳.《白色旅馆》与《第七天》中的“乌托邦”意象比较研究[J].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8(10):134-136.
-
4柴橚.自我镜像的迷误——《白色旅馆》欲望叙事新解[J].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9,0(5):45-51.
-
5柴橚.悲剧意识新论:“三才”思想下的西方悲剧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7(3):83-90.
-
6李雨萌.压抑的衍生物——《格拉迪瓦》与《褐色鸟群》之对比分析[J].今古文创,2022(39):26-28.
-
1阎景娟.影视剧的文学性与文学的电影性[J].中国电视,2002(11):30-36. 被引量:5
-
2列夫.托尔斯泰,冯增义.忏悔录[J].天涯,2004,0(1):172-187.
-
3樊星.重新发现历史——当代中国作家的历史观研究[J].文艺评论,1993(5):39-47.
-
4杨云峰.荒诞派戏剧情境基本特征研讨[J].戏剧之家,2002(5):12-14.
-
5曾繁旭.心理学关注什么[J].南方人物周刊,2006,0(4):74-74.
-
6易水寒.金庸小说与非理性体验[J].华文文学,2005(5):24-30. 被引量:1
-
7小宝.非典型时期的典型读物[J].散文百家,2003,0(12):5-5.
-
8许兵.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意味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2(3):89-93. 被引量:3
-
9惠芬芬.《新爱洛依丝》的人格关系解析[J].黑河学院学报,2016,7(5):173-174.
-
10蔡海燕.回溯与对照——论奥登诗歌中的历史呈现方式[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4(2):96-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