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亚洲金融危机看当代国际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亚洲金融危机是通过国际性金融深化导入亚洲的外部危机,并不完全取决于东亚国家金融体制本身的不稳健性或东亚政府的危机解救措施,它反映了东亚国家在推行金融自由化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时的转轨风险;而危机的实质则暴露了当代国际金融体系的内在脆弱性,是在金融资本全球化及其风险具有高度传染性时。
作者
钟伟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0-64,共5页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金融深化
金融发展
亚洲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体系
分类号
F83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76
1
潘爽,叶德珠,叶显.
数字金融普惠了吗——来自城市创新的经验证据[J]
.经济学家,2021(3):101-111.
被引量:86
2
叶德珠,谢陈昕,黄允爵.
中国最优金融结构的动态特征研究——基于技术水平升级的考察角度[J]
.金融经济学研究,2020(4):19-34.
被引量:8
3
林毅夫,蔡昉,李周.
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J]
.中国社会科学,1999(5):4-20.
被引量:483
4
李忠.
资本市场国际化:问题与对策──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开放资本市场的启示[J]
.南京社会科学,1999(1):35-39.
被引量:1
5
马科儒.
从亚洲金融危机看发展中国家资本帐户开放[J]
.南京社会科学,1999(3):27-30.
被引量:3
6
王逸舟.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政治稳定与国际关系——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另一种透视[J]
.学习与探索,1998(5):63-71.
被引量:14
7
唐鹏琪.
国际游资与亚洲金融危机[J]
.南亚研究季刊,1998(2):61-63.
被引量:1
8
刘建江.
政府行为与投机行为的金融博弈——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反思[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8(1):54-58.
被引量:1
9
朱大明.
港府痛击国际金融炒家索罗斯[J]
.法制与经济,1998,0(5):32-35.
被引量:2
10
张世贤.
阀值效应:技术创新的低产业化分析——以中国医药技术产业化为例[J]
.中国工业经济,2005(4):45-52.
被引量:37
引证文献
3
1
刘典.
货币主权视角下的拉美、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J]
.开发性金融研究,2021(1):36-45.
被引量:1
2
曾洋.
“跨市场套利交易”实证分析及法律思考——以东南亚金融危机为例[J]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7(1):174-184.
被引量:1
3
叶德珠,王佰芳,黄允爵.
金融-劳动力的结构匹配和技术创新——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证据[J]
.金融评论,2022,14(2):65-87.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9
1
高德胜.
美欧对俄金融制裁加速全球经济体系重构[J]
.东方学刊,2022(2):8-19.
被引量:1
2
曾洋.
证券资本三原则初论[J]
.南京社会科学,2009(11):136-140.
被引量:1
3
程炼,周莉萍,张策.
学术视角下的新时代金融主题[J]
.金融评论,2022,14(4):1-20.
被引量:1
4
王佰芳,叶德珠,黄允爵.
金融结构—法治环境匹配度与技术进步[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2,44(10):30-42.
被引量:4
5
张慧敏.
金融结构—劳动力技能结构匹配度与创新[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10):49-53.
6
汤桐,马春爱,吕桁宇,郝馥莹.
制造业企业资源结构对转型升级影响的实证检验[J]
.统计与决策,2024,40(6):167-171.
7
喻贞,翟浩东.
数字金融与就业波动:机制分析与效应识别[J]
.社会保障研究,2024(3):70-86.
8
吴非,冯静,向海凌.
“金融科技-金融监管”匹配对企业脱实向虚的治理研究[J]
.金融论坛,2024(8):3-14.
9
徐斯旸,丁子家,向海凌,吴非.
“金融科技-实体经济”匹配与企业绿色转型[J]
.财贸经济,2024,45(11):56-72.
1
李子联.
对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认识与思考[J]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4):5-8.
2
张玉凤.
现阶段我国应维持较高规模的外汇储备[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3):23-26.
3
李卿燕.
转轨国家金融体制转换、金融稳定与金融效率[J]
.财经问题研究,2008(11):125-128.
被引量:1
4
王亚非.
浅析美元霸权[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10).
5
张晓强.
从亚洲金融危机看金融资本的全球化[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5):54-59.
被引量:1
6
李建军.
金融资本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应对策略[J]
.商场现代化,2007(09S):384-385.
被引量:2
7
龚媛.
债转股:不良资产化解的有效途径[J]
.农村金融研究,2003(4):47-47.
8
傅沂.
国际资本流动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研究[J]
.兰州学刊,2002(3):12-14.
被引量:1
9
沈求曦.
建立银行业协会 促进金融业发展[J]
.西安金融,2000(10):35-35.
10
滕晓梅.
金融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J]
.时代经贸(下旬),2009(9):27-28.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