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超人哲学的“变异”──论郭沫若早期作品中的“激情天才”形象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尼采认为,超人是世界历史的创造者。但他的超人却是以少数强权者的需要来进行符合个人利益的弃旧换新的。郭沫若在他的早期作品中,以“激情天才”形象实现了对尼采超人哲学的“变异”,使之成为“五四”时代革命精神的体现者。
作者 卓玛
机构地区 青海民院中文系
出处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1期85-89,共5页 Journal of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32

  • 1顾国柱.郭沫若与尼采[J].青海社会科学,1987(1):56-59. 被引量:1
  • 2董正宇,罗玉成.鲁迅、郭沫若接受尼采之比较[J].船山学刊,2004(4):102-106. 被引量:3
  • 3郭沫若.《歌德对于自然科学之贡献》,《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3月23日.
  • 4郭沫若.《创造十年》[A]..《郭沫若全集》[C].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卷.第99页103页.
  • 5尼采 朱泱译.《善恶的彼岸》[M].团结出版社,2001年.第13页.
  • 6尼采.《曙光》.漓江出版社2000年版,第271页.
  • 7郭沫若:《生命底文学》,上海《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2月23日。
  • 8郭沫若.《论中德文化书》.《文艺论集》,上海光华书局1925年.
  • 9郭沫若.《致陈建雷》.黄淳浩编.《郭沫若书信集》上册第17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 10伊藤虎丸在论述日本近代思想时,就将文学与科学相对立,参阅伊藤虎丸:《鲁迅早期的尼采观与明治文学》,收入《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1921年周作人在《宗教问题》一文中亦将两者区分开来:"文学总是创造的,情感的,与那分析的、理智的科学实在不能互相调和,因为性质很不相同."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