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蒋介石、张学良与不抵抗政策之关系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九一八事变以前,蒋介石、张学良已就对日不抵抗达成共识。事变后,在错误判断形势、过分依赖国际联盟干预方面,二人看法也基本一致。不抵抗政策是包含局部(或部分)抵抗的总体不抵抗。张学良执行不抵抗政策是主动的,作为东三省的最高军政长官。
作者
关志钢
机构地区
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部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05-110,共6页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关键词
不抵抗政策
蒋介石
九一八事变
南京国民政府
“九一八”
张学
中国国民党
安内攘外
不抵抗主义
诉诸国联
分类号
K26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90
1
洪岚.
“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与张学良对日问题的共同方针[J]
.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5,13(1):85-88.
被引量:4
2
周颂伦.
1927年蒋介石与田中义一密约述实[J]
.历史研究,1998(3):184-188.
被引量:5
3
济南事件与中美关系的转折[J]
.历史研究,1996(2):72-89.
被引量:29
4
陈铁健,黄道炫.
王学及其现代命运[J]
.历史研究,1994(4):82-92.
被引量:2
5
沈予.
论抗日战争期间日蒋的“和平交涉”[J]
.历史研究,1993(2):108-127.
被引量:8
6
金再及.
南京国民政府对“一二八”事变的方针[J]
.历史研究,1992(3):54-68.
被引量:8
7
杨天石.
“中山舰事件”之谜[J]
.历史研究,1988(2):116-130.
被引量:27
8
丛彩娥.
张学良“九·一八”不抵抗原因新析[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4(5):18-21.
被引量:1
9
宿志刚.
九一八事变中张学良执行不抵抗命令原因探微[J]
.殷都学刊,1999,20(3):50-53.
被引量:1
10
黄建华.
蒋介石与新疆三区革命[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9,9(4):97-10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阮铁英.
再论张学良与不抵抗政策[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5,26(4):34-37.
被引量:1
2
黄道炫.
19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蒋介石研究述评[J]
.近代史研究,2007(1):146-157.
被引量:9
3
王杰.
张学良与不抵抗政策研究综述[J]
.神州,2011(11):175-176.
4
刘继忠.
略论国民党政府反日舆论宣传的政策逻辑——从济南惨案到“八一三”事变[J]
.新闻春秋,2021(6):73-82.
5
常国栋.
张学良与锦州弃守[J]
.近代史研究,2022(3):84-9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杨硕培.
《日本开国五十年史》献书事件与宣统政局[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3):51-58.
2
黄爱军.
抗日战争研究若干新观点述评[J]
.北京党史,2009(4):23-27.
被引量:1
3
袁成毅.
地缘纽带中的蒋介石与浙江--以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前后为时段的考察[J]
.史林,2011(2):109-117.
被引量:1
4
陈红民,何扬鸣.
蒋介石研究:六十年学术史的梳理与前瞻[J]
.学术月刊,2011,43(5):147-154.
被引量:5
5
王杰.
张学良与不抵抗政策研究综述[J]
.神州,2011(11):175-176.
6
崔丽霞,柳德军.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济案”问题研究述评[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33(3):40-44.
被引量:1
7
董国礼,蒋宁.
社会记忆与蒋介石形象的塑造:1949~2014[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6):8-22.
8
关泠.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华民国时期军事人物编纂研究[J]
.军事史林,2021(4):63-69.
9
朱春悦.
毛泽东与蒋介石军事素养的比较研究[J]
.滁州学院学报,2021,23(4):67-70.
10
胡伟.
修身与养生:日常生活史视域下的蒋介石研究[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6(1):83-95.
1
张晓峰.
救国会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J]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0(2):30-33.
2
岳冬青.
救国会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J]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1998,0(6):45-46.
3
郭广阔.
张季鸾的西安事变“三评”[J]
.文史精华,2013(2):57-59.
4
李翱.
国民政府为什么对日本采取了“诉诸国联政策”[J]
.文史月刊,2013(4):34-35.
5
温永录.
略论张学良将军执行不抵抗政策的心态及其原因[J]
.社会科学辑刊,1995(1):120-124.
6
季宁.
张学良将“九·一八”事变诉诸国联之外交举措原因分析[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3(3):209-211.
被引量:1
7
朱婧.
甲午战前李鸿章与日本的外交之比较[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1):75-77.
8
张珉.
论“安内攘外”[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18(4):5-10.
被引量:1
9
宿志刚.
蒋介石“安内攘外”论的历史演变[J]
.史学月刊,2000(5):146-149.
10
左世元,罗福惠.
国民政府确立诉诸国联政策之原因新论[J]
.兰州学刊,2009(5):192-195.
社会科学研究
199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