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村级组织制度安排: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及其原因
被引量:
2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造成现实村级组织制度安排与成文村级组织制度安排差距的原因,表面上只是村级组织成文制度安排不完善,实质上则是在现代化转型时期,村级组织被赋予了矛盾的功能要求。造成村级组织成文制度安排与理想制度要求差距的原因,并非成文制度设计者不聪明。
作者
贺雪峰
机构地区
中共湖北省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39,共6页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关键词
乡镇行政
村委会
村组法
村级组织
非正式制度安排
成文制度安排
组织制度
行为模式
村党支部书记
理想与现实
分类号
D422.61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215
引证文献
29
二级引证文献
193
参考文献
1
1
唐鸣.
对农村基层政治关系中两个问题的探讨[J]
.社会主义研究,1996(2):35-38.
被引量:30
共引文献
29
1
秦海燕,刘娜娜(校译).
村委会权力运作嬗变下的村庄治理——以皖中DG村“老板”村干部为例[J]
.政治人类学评论,2018(1):101-156.
2
金太军.
“乡政村治”格局下的村民自治——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制约关系分析[J]
.社会主义研究,2000(4):61-64.
被引量:80
3
卢倩.
试论乡镇管理与村民自治的衔接与互动[J]
.学理论,2009(22):87-88.
4
邹庆国.
影响村民自治的政治因素分析及解决思路[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3):64-65.
5
贺雪峰.
“三分法”与“国家与社会”分析框架的深化[J]
.学术探索,1999(6):23-26.
被引量:4
6
金太军,董磊明.
近年来的中国农村政治研究[J]
.政治学研究,1999(4):33-46.
被引量:11
7
贺雪峰.
村民参与与社区资源动员能力[J]
.社会科学,1998(9):63-67.
被引量:6
8
葛伟,苑野.
村民自治机制运行的政治阻力分析及对策[J]
.理论前沿,2004(18):44-45.
9
程宗璋.
我国村级组织制度安排差距之检讨[J]
.江西省团校学报,2001,11(1):39-43.
10
金太军,董磊明.
村民自治背景下乡村关系的冲突及其对策[J]
.中国行政管理,2000(10):55-59.
被引量:50
同被引文献
215
1
金太军.
“乡政村治”格局下的村民自治——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制约关系分析[J]
.社会主义研究,2000(4):61-64.
被引量:80
2
王春生.
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探究——中山市个案分析[J]
.社会主义研究,2000(4):65-69.
被引量:9
3
唐兴霖,张紧跟.
村民自治:中国民主政治的微观社会基础[J]
.社会主义研究,2000(5):77-81.
被引量:15
4
马宝成.
村民自治架构下的中国乡村政治发展[J]
.探求,2001(3):74-76.
被引量:1
5
桑玉成,杨建荣,顾铮铮.
从五里桥经验看城市社区管理的体制建设[J]
.政治学研究,1999(2):40-48.
被引量:31
6
唐兴霖,马骏.
中国农村政治民主发展的前景及困难:制度角度的分析[J]
.政治学研究,1999(1):51-59.
被引量:61
7
张小劲,高立鹏.
“中国乡村制度:历史与现实”学术会议述要[J]
.社会主义研究,1999(1):88-90.
被引量:1
8
徐勇,徐增阳.
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的百年回顾[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8(6):1-10.
被引量:49
9
王刚,罗峰.
社区参与:社会进步和政治发展的新驱动力和生长点──以五里桥街道为案例的研究报告[J]
.浙江学刊,1999(2):72-75.
被引量:29
10
卢汉龙.
单位与社区:中国城市社会生活的组织重建[J]
.社会科学,1999(2):52-54.
被引量:56
引证文献
29
1
秦海燕,刘娜娜(校译).
村委会权力运作嬗变下的村庄治理——以皖中DG村“老板”村干部为例[J]
.政治人类学评论,2018(1):101-156.
2
蒋鲲.
基层乡村政权体制改革问题研究[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1(3):36-39.
3
赵淑华,刘岩.
农村组织结构缺位与农民自发组织问题[J]
.社会科学战线,2004(5):265-267.
被引量:8
4
金太军,董磊明.
村民自治背景下乡村关系的冲突及其对策[J]
.中国行政管理,2000(10):55-59.
被引量:50
5
周忠强.
村民自治的溢出负效应及控制[J]
.社会,2001,21(12):12-14.
6
吴新叶.
基层自治扩展:农村治理的困境与出路[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26(2):38-42.
被引量:7
7
石发勇.
城市社区民主建设与制度性约束 上海市居委会改革个案研究[J]
.社会,2005,25(2):50-77.
被引量:38
8
董磊明.
村民自治中的偏离现象及其成因[J]
.唯实,2000(9):77-81.
被引量:2
9
刘德钦,辜锡庭.
乡政村治管理制度的现状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17(9):57-58.
10
王雄军.
路径替代与基层政府改革——关于基层政府阶越式变革的制度主义分析[J]
.求实,2007(2):65-6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93
1
金桥,宋明(校译).
“类科层体系”背景下城市社区的权力运作逻辑——以浦东梅园小区为例[J]
.政治人类学评论,2019(1):105-154.
2
庄文嘉,马铭.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空心化与村级公共项目投入——基于2012—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村庄追访数据分析[J]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20(1):192-207.
被引量:2
3
冀永东,王毅,宁少华.
企业绩效管理“形式主义”问题的治理对策与实践案例[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5):6-8.
4
韩燕,何欢,张琴,郭艳.
宗族组织、权威人物和农民进城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以川南乡村筹资修建“户户通”公路为例[J]
.公共管理学报,2021,18(2):105-114.
被引量:11
5
魏范青.
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制度变迁与村民自治[J]
.理论月刊,2009(11):161-164.
6
陈勋.
乡村社会力量何以可能:基于温州老人协会的研究[J]
.中国农村观察,2012(1):80-88.
被引量:20
7
袁卫祥,卢有可.
农村基层组织与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及对策浅析[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55-57.
被引量:2
8
温美荣.
我国农村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基本形态及未来框架[J]
.社团管理研究,2010(8):41-44.
被引量:2
9
刘华安.
村两委会的极力博弈:村极政治结构的变迁与重构[J]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07,8(6):62-64.
被引量:1
10
蔡娟.
小康社会的农村政治文明建设与农村的社会稳定[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2):83-87.
被引量:1
1
贺雪峰.
论理想村级组织的制度基础[J]
.政治学研究,1998(3):66-70.
被引量:31
2
程宗璋.
我国村级组织制度安排差距之探讨[J]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1):16-19.
3
贺雪峰.
村级组织的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J]
.广西社会科学,1997(6):22-27.
被引量:11
4
梁开金.
现行村级组织成文制度安排[J]
.湖北社会科学,1998(9):17-18.
5
孙涛.
国外治理为官不为的对策[J]
.理论导报,2016,0(8):60-61.
6
刘鑫.
村民自治进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
.社会主义研究,2002(2):94-95.
被引量:3
7
桂晓琦,丁伟,沈燕.
民选官农民的民主要求[J]
.中国改革(农村版),2002,0(3):12-19.
8
罗永涛.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约束条件[J]
.黑河学刊,2011(10):80-80.
9
马俊军,唐鸣.
修改《村委会组织法》若干问题探讨[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4):79-83.
10
孙孝建.
村民自治组织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J]
.乡镇论坛,1993,0(8):18-18.
社会科学研究
199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