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略论宋元新道教的主要特征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论述了宋元之际新道教的三大特征:一、下层化。指出了这一特征的历史必然,下层化的过程及这一过程前后期不同之处。二、在理论上对儒释的融合,及南北两大派在这一特征上的同与异;教内各派理论的相互吸纳。三、普遍注重内丹的修炼及南北派在内丹修炼上区别和同一。
作者
黄小石
机构地区
巴蜀书社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4-90,共7页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关键词
道教
内丹修炼
净明道
王重阳
全真道
理论融合
统治者
内丹理论
三教融合
张伯端
分类号
B95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5
1
李志鸿.
天心正法与两宋道教的斋醮之变[J]
.世界宗教研究,2008(1):58-66.
被引量:7
2
吴真.
从六朝故事看道教与佛教进入地方社会的不同策略[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3):6-9.
被引量:8
3
《太上北斗二十八章经》,《道藏》,第11册,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局、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第357页.
4
《太一天章阳雷霹雳大法》,《道法会元》卷140,《道藏》,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版,第29册,第711页.
5
林富士.《人间之魅-汉唐之问“精魅”故事析论》,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八本第一分,2007年3月,第123页.
6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53(林灵素》,《道藏》,第5册,第408页.
7
白玉蟾编《道法九要》,《道法会元》卷1,《道藏》,第28册,第677页.
8
《道法会元》卷1《道法枢纽》,《道藏》,第28册,第674页.
9
《道法会元》卷l《道法枢纽》,《道藏》,第28册,第675页.
10
《上清洞真天宝大洞三景宝篆》,《道藏》,第34册,第102页.
引证文献
2
1
张悦.
宋代民间生活中的道教驱邪活动--以《夷坚志》'安氏冤'为例[J]
.史林,2013(3):34-41.
被引量:3
2
朱宇超.
元明之际的国家道教治理转型——以明初玄教院的兴革为中心[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3,15(5):110-122.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张园园.
宋代道教医疗与日常生活——以《夷坚志》为中心[J]
.科学.经济.社会,2016,34(3):106-112.
被引量:1
2
武清旸.
从《夷坚志》看南宋宗教多元竞争中的道士形象[J]
.宗教学研究,2017(3):59-65.
被引量:2
3
李世博.
洪迈《夷坚志》研究综述[J]
.文教资料,2020(32):14-16.
1
赵之昂.
实践美学的再阐释[J]
.甘肃社会科学,2005(2):16-17.
2
徐仪明.
道教内丹学与王阳明“致良知”说[J]
.中国哲学史,1994(4):111-113.
被引量:1
3
曾召南.
《悟真篇》[J]
.宗教学研究,1983(2):32-32.
4
张盈盈.
王弼治国理论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0):7-11.
5
张涛.
略论明清以来内丹清修派的“炼己”[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10):93-97.
被引量:1
6
董及美,倪玉菁.
模拟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述评[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2):74-78.
7
张海滨.
从超个人心理学看道教南宗内丹修行[J]
.宗教学研究,2012(3):8-11.
被引量:5
8
潘延川.
全真仙子必读宝卷——《重阳全真集》的教义与修真宗旨[J]
.中国道教,1994(4):18-24.
9
查洪德.
切问而近思——请潜心读读《近思录》[J]
.中学语文教学,2014(3):1-1.
10
王彤江.
李道纯的“致中和”思想[J]
.中国宗教,2013(4):51-53.
被引量:1
社会科学研究
1998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