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7年第1期16-21,共6页
Law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共引文献22
-
1李鹏.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刍议[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6(6):37-39. 被引量:5
-
2何峻.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研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9(3):41-47. 被引量:2
-
3王惠琳.行政许可与有限政府[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4,5(4):78-80. 被引量:1
-
4王克稳.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与立法[J].政治与法律,2002(2):37-44. 被引量:37
-
5刘玉平.行政许可制度改革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14-17.
-
6曹亚茹.行政许可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理论导刊,2006(2):57-59. 被引量:2
-
7潘荣伟.规章的行政许可设定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1998(3):26-30.
-
8孟凡昌.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历史变迁考察[J].长沙大学学报,2010,24(1):50-52. 被引量:5
-
9张弘.具体行政行为模式标准分析[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4):8-10. 被引量:4
-
10杨瑞赟.论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原则[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33):20-2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18
-
1张书克.“服务行政”理论批判[J].行政法学研究,2002(2):64-69. 被引量:23
-
2赵肖筠,张建康.行政权的定位与政府机构改革[J].中国法学,1999(2):75-81. 被引量:17
-
3刘武俊.市民社会与现代法的精神[J].法学,1995(8):28-30. 被引量:27
-
4姜明安.新世纪行政法发展的走向[J].中国法学,2002(1):61-72. 被引量:138
-
5崔卓兰,鲁鹏宇.日本行政指导制度及其法律控制理论[J].行政法学研究,2001(3):67-77. 被引量:18
-
6[3]柴发邦主编.民事诉讼法新编[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2.95-917.
-
7[4]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等编选.市场经济条件下审判工作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469.
-
8李文健.转型时期的刑诉法学及其价值论[J].法学研究,2000,19(4).
-
9[7]瓦托斯基.科学思想的概念基础-科学哲学导论[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581.
-
10[1]戴维·奥斯本,特勒·盖布勒.改革政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
1肖唐镖,邱新有.村干部在村委会选举中的角色与行为特征——对40个村委会选举观察的综合分析[J].调研世界,2002(8):32-35.
-
2蒋山花,杨钊.基于政府角色与行为方式转换的社区自组织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26).
-
3胡江霞.党性修养与党员干部角色意识的完善[J].湖北社会科学,2010(9):192-195. 被引量:1
-
4徐环业,王卫齐.关于加强新民警职业意识培养的思考[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16,30(2):78-80.
-
5张昊文,王楠.中国工会角色研究述要[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5(2):20-26. 被引量:2
-
6张连红.南京大屠杀时期的南京市自治委员会与安全区国际委员会[J].民国档案,2007(4):103-111. 被引量:2
-
7蔡荣.城市土地出让中的政府企业化行为——以H省S市为例[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4,35(1):43-53.
-
8陈胜利,赵晓峰.税改前后乡村基层组织角色与行为的变异逻辑[J].调研世界,2009(4):25-27.
-
9赵晓峰.税改前后乡村治理性危机的演变逻辑——兼论乡村基层组织角色与行为的变异逻辑[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9,11(3):45-49. 被引量:30
-
10孔卫拿.利益守成型村庄治理及其突破——基于江西L村的选举与治理观察[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5(4):1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