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产业群演进与优化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产业群发展与优化的障碍分析的政策意义非常重大,即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价格体系,加快建立和培养传统开放竞争有序的要素市场体系,促进资源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作者
骆泽斌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出处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3期88-95,共8页
Journal of Yanb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产业群
发展与优化
关联效应
聚集经济效应
转换能力
经济体制改革
技术创新
产业部门
交易成本
关键部门
分类号
F06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1
1
肖光恩.
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区位聚集化特点及原因分析[J]
.理论月刊,2003(9):119-122.
被引量:7
2
厉无畏,王玉梅.
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措施[J]
.经济管理,2001,27(3):10-11.
被引量:57
3
刘乃全.
产业聚集理论及其发展[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2,4(2):22-28.
被引量:32
4
陈剑锋,唐振鹏.
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24(8):22-27.
被引量:308
5
金祥荣,朱希伟.
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J]
.经济研究,2002,37(8):74-82.
被引量:239
6
蔡宁,杨旭,桂昭君.
协作与竞争行为和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关联机理[J]
.经济管理,2002,28(18):49-53.
被引量:37
7
符正平.
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J]
.中国工业经济,2002(10):20-26.
被引量:246
8
郑风田,唐忠.
我国中小企业簇群成长的三维度原则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2002(11):63-69.
被引量:50
9
薛求知,任胜钢.
论跨国公司与集群区域的互动关系[J]
.学术月刊,2003,35(5):43-49.
被引量:18
10
王珺,姚海琳,赵祥.
社会资本结构与民营企业成长[J]
.中国工业经济,2003(9):53-59.
被引量:41
引证文献
3
1
吴翔阳.
产业集群优势与“以群引外”策略[J]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9):24-27.
被引量:7
2
吴翔阳.
宁波劳动密集型企业集群成长方式的转变[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6,28(1):61-64.
3
刘斯康.
浙江的民营企业集群现象研究[J]
.理论观察,2003(1):68-6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9
1
王娟茹,赵嵩正.
基于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与外包对比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28(3):69-72.
2
李静芳.
湖北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提升研究[J]
.企业经济,2008,27(1):136-138.
被引量:6
3
毛广雄.
产业集群与区域产业转移耦合机理及协调发展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09,25(10):68-70.
被引量:16
4
吕小瑞.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新突破——实施产业集群战略[J]
.全国商情,2009(16):15-17.
5
高强,王苧萱.
渔港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
.中国渔业经济,2010(3):5-9.
被引量:8
6
苏树军.
西部少数民族内陆地区民营企业集群发展的投资定位与对策建议[J]
.时代经贸,2011,9(2):110-111.
7
赵亮.
基于开放视角下的国内中小企业融资途径拓展分析[J]
.中国市场,2012(22):87-88.
被引量:1
8
李春燕,董雅丽,刘文.
产业集群优势研究成果综述[J]
.现代商贸工业,2015,36(26):6-7.
被引量:1
9
路云超,王亚鑫.
产业集群视域下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的发展动态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4(2):79-81.
1
常文博.
浅议商业银行的危机管理[J]
.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9(2):7-9.
2
刘丽红.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培育[J]
.经济导刊,2012(1):92-93.
3
徐盈之,张全振.
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66-71.
被引量:17
4
曲云厚.
略论美国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J]
.世界经济,1988,11(1):55-62.
5
高翔.
城市规模、人力资本与中国城市创新能力[J]
.社会科学,2015(3):49-58.
被引量:65
6
智库观点[J]
.中国经济报告,2013(11):14-14.
7
罗宝华.
健全要素市场体系的几点思考[J]
.现代商业,2008(5):249-249.
被引量:1
8
高顺岳.
2002年度温州宏观经济形势分析[J]
.温州论坛,2003(2):58-61.
9
陈正伟,高怀蛟.
新阶段重庆经济关键部门的确定[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16(6):49-53.
被引量:2
10
廖逊.
从几个要素看当前海南经济[J]
.新东方,1995,4(2):17-23.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