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重在学习研究贵在实践发展——陶行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重在学习研究贵在实践发展——陶行知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余子侠熊贤君周洪宇1996年10月18日至21日,“陶行知研究”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桂香满园的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湖北省社会科学...
作者
余子侠
熊贤君
周洪宇
机构地区
华中师大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3-36,共4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关键词
陶行知研究
生活教育理论
中西文化
研讨会综述
实践发展
人民教育思想
学习研究
中外教育观
国际学术
教育改革
分类号
G527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19
1
唐迅.
陶行知现代教育思想命题新探[J]
.教育研究,1999,20(11):58-62.
被引量:23
2
董宝良.
论陶行知的中西教育观[J]
.教育研究,1997,18(1):23-27.
被引量:2
3
高瑞泉.
论创造之价值[J]
.开放时代,1999(1):68-76.
被引量:7
4
张正元.
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特质[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9(3):243-248.
被引量:4
5
罗志田.
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J]
.中国社会科学,2006(1):191-204.
被引量:120
6
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288-289,180,712,633.
7
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482.
8
武吉庆.挣脱身心束缚,努力创造价值--20世纪初叶知识分子的价值实现观探析[c]//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9
杰拉德·德兰迪,恩靳·伊辛.历史社会学手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0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引证文献
4
1
杨振升.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J]
.教育与职业,2006(8):11-12.
被引量:11
2
刘畅.
“创造力”与教育的大众化——对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社会学考察[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6):170-175.
被引量:3
3
金林祥,李庚靖.
20世纪90年代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综述[J]
.教育研究,2001,22(6):78-80.
被引量:29
4
李庚靖.
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之现状[J]
.上海教育科研,2002(4):31-34.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48
1
梁小玲,梁赫.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指导研究[J]
.新西部(理论版),2008(6):122-123.
被引量:1
2
梁淑美,司洪昌.
对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评述与反思[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1):49-54.
被引量:6
3
杜海宁,梁宇光.
世纪名人 教育瑰宝——记丽水学院图书馆陶行知研究资料中心[J]
.图书与情报,2009(6):177-179.
被引量:2
4
梁赫.
论会展专业创新人才培养[J]
.价值工程,2010,29(23):200-201.
5
吴派.
陶行知生活教育观对历史教学的启示[J]
.文理导航,2010(25):32-32.
被引量:1
6
陈静.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我国创造教育的启示[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1(16):1-2.
被引量:1
7
刘畅.
“创造力”与教育的大众化——对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社会学考察[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6):170-175.
被引量:3
8
慕景强.
新世纪10年陶行知研究综述(2000—2009)[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2,28(1):1-7.
被引量:4
9
慕景强.
新世纪10年陶行知研究热点综述(2000—2009)[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1):106-112.
被引量:3
10
王紫斌.
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历史、问题及趋势[J]
.基础教育研究,2013(4):7-10.
被引量:3
1
陈丽娟.
读《陶行知名篇精选》做有爱的教育[J]
.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2):133-133.
2
许汉云.
陶行知教育思想具有很强的生命力[J]
.爱满天下,2002(1):33-34.
3
张健.
试论毛泽东和陶行知的人民教育思想[J]
.邢台师范高专学报,1996(3):1-4.
4
周春林,张颖.
杨福家对比中外教育观[J]
.教师博览(上旬刊),2002(2):5-6.
5
周春林,张颖.
杨福家对比中外教育观[J]
.青年教师,2003(1):34-34.
被引量:2
6
董宝良.
论陶行知的中西教育观[J]
.教育研究,1997,18(1):23-27.
被引量:2
7
孙传华,徐缦华.
陶行知的人民教育思想和实践[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82,19(1):120-126.
8
章末梅.
中外教育观的差异——尊敬师长与平等对话的比较[J]
.教育教学论坛,2012(5):76-77.
被引量:1
9
方明.
谨防“替外国人拉洋车”[J]
.生活教育,2006,0(3):1-1.
10
傅佑全.
毛泽东人民教育思想在晚年实践中的嬗变[J]
.西部教育研究(内江),2009,9(4):18-23.
教育研究
199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