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时间作为意义之境——康德、海德格尔时间观的基本视角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时间作为意义之境——康德、海德格尔时间观的基本视角汪传发人们一般认为,当代哲学思潮在康德那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立足点。海德格尔当然也不会例外。如果说海德格尔在康德那里有着某种立足点的话,那么这个立足点就是时间问题。这不仅表现在无论是康德的批判哲学还是海...
作者
汪传发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1997年第5期69-74,共6页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康德
时间观
存在的意义
时间形式
存在意义
人的存在
存在者
《存在与时间》
存在论
分类号
B516.31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29
1
吴必虎,宋治清,邓利华.
中国旅游研究14年——《旅游学刊》反映的学术态势[J]
.旅游学刊,2001,16(1):17-21.
被引量:77
2
肖洪根.
谈对旅游学科理论体系研究的几点认识[J]
.旅游学刊,1998,13(6):41-45.
被引量:41
3
吴必虎.
旅游系统:对旅游活动与旅游科学的一种解释[J]
.旅游学刊,1998,13(1):20-24.
被引量:238
4
戴斌.
关于构建旅游学理论体系的几点看法——兼评余书炜同学论文《论旅游理论研究内容的框架》[J]
.旅游学刊,1997,12(6):42-45.
被引量:20
5
张凌云.
也论旅游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与余书炜同志商榷[J]
.旅游学刊,1997,12(6):46-48.
被引量:16
6
申葆嘉.
国外旅游研究进展(连载之一)[J]
.旅游学刊,1996,11(1):62-67.
被引量:122
7
俞吾金.
马克思时空观新论[J]
.哲学研究,1996(3):11-19.
被引量:67
8
李英姿.
时间问题研究综述[J]
.哲学动态,1995(5):21-23.
被引量:5
9
林舟.
爱的冥思与梦想——史铁生访谈录[J]
.花城,1997,0(1):166-173.
被引量:11
10
张进福.
西方旅游社会学研究进展[J]
.旅游学刊,2004,19(5):82-91.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2
1
左冰.
旅游学研究的时空视角:一种概念性理论框架[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7(1):18-23.
被引量:11
2
朱翠芳.
独行者的抵抗和皈依——史铁生小说的结构及其意义[J]
.文学界(理论版),2011(7):51-53.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王中华,高建富.
对旅游本质研究方法论的思考[J]
.宜宾学院学报,2009,9(7):55-57.
被引量:5
2
罗富民.
旅游活动的时空特性对旅游经济的影响机制研究[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24(5):65-68.
被引量:1
3
王晓华,马耀峰,李天顺.
基于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旅游学科核心体系的思考[J]
.旅游学刊,2009,24(8):17-23.
被引量:5
4
左冰.
谁是旅游产品的生产者?——基于新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思考与实证研究[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32(3):12-19.
被引量:7
5
马耀峰,高军,李创新.
时空思维之旅游研究应用与启示[J]
.旅游学刊,2011,26(8):16-25.
被引量:15
6
黄潇婷.
旅游时间规划概念框架研究[J]
.旅游学刊,2014,29(11):73-79.
被引量:8
7
唐佳,李君轶.
基于微博大数据的西安国内游客日内时间分布模式研究[J]
.人文地理,2016,31(3):151-160.
被引量:31
8
黎兴强.
多学科介入研究的旅游及旅游规划之思维方法[J]
.现代城市研究,2016,31(8):118-126.
被引量:3
9
陈海波.
旅游流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内涵新论[J]
.旅游研究,2017,9(1):22-31.
被引量:12
10
李文静,张朝枝.
过程研究转向:旅游地理研究的理论建构新视角[J]
.旅游导刊,2019,3(2):19-39.
被引量:4
1
焦会琦,雷桂贤.
传统义利观略论[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8(11):34-35.
被引量:3
2
孙武.
康德与海德格尔关于“时间问题”的回溯性探究[J]
.青年与社会(下),2015,0(3):268-268.
3
熊韦锐,于璐,葛鲁嘉.
心理学中的人性论问题[J]
.心理科学,2010,33(5):1205-1207.
被引量:3
4
张尧均.
后现代时间性图景——从利奥塔的观点看现代向后现代的过渡[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54-59.
被引量:4
5
侯衍社.
发生本质论:探讨人的本质的新思路[J]
.齐鲁学刊,1999(4):127-129.
6
宋宽锋,郝娟.
哲学与科学之关系的问题史考察——西方哲学解读的一个基本视角[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2):33-41.
被引量:3
7
《形而上学的没落——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当代解读》[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3).
8
江怡.
维特根斯坦是谁——维特根斯坦与当代哲学思潮的关系[J]
.开放时代,1999(5):47-52.
被引量:1
9
张明岩.
哲学与科学之关系的问题史考察[J]
.东方企业文化,2011(11X):159-159.
10
张健明.
论主导价值观建构的三个基本视角[J]
.求实,2004(S1):48-50.
被引量:2
中州学刊
1997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