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迈向21世纪的东北亚区域合作──关于城市间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东北亚地区目前在经济合作与发展方面已具备了很多的有利条件,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种形势,在东北亚地区,应加强城市的建设与开发,促进城市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以此为纽带,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近来城市间的合作与交流已从构想阶段进入实质阶段,从而提出了许多具体的课题,对此加以充分研究,必将对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产生重大作用。
作者
王胜今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
出处
《东北亚论坛》
1997年第4期1-5,共5页
Northeast Asia Forum
关键词
东北亚和平与发展
城市间经济交流
分类号
F114.46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05
1
朱坚真,高世昌.
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协作系统的思考[J]
.桂海论丛,2002,18(4):34-37.
被引量:3
2
朱坚真.
南中国海周边国家和地区产业协作系统问题研究[J]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1,18(1):54-57.
被引量:6
3
陈睿洁.
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模式选择及其演进[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4):66-69.
被引量:5
4
张绍旭.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政府行为的实证分析初探[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2(4):81-84.
被引量:1
5
殷剑平.
开发利用远东自然资源将成为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热点[J]
.东北亚论坛,1998,7(2):46-49.
被引量:2
6
池元吉.
机遇与挑战:东北亚国际经济环境剖析[J]
.东北亚论坛,1998,7(4):1-7.
被引量:1
7
朱广忠,张超.
政策评价程序[J]
.理论探讨,1996(5):79-81.
被引量:2
8
徐建华,岳文泽,罗亚,谈文琦,艾彬.
我国东西部合作与联动发展的几点认识[J]
.开发研究,2004(5):4-8.
被引量:3
9
刘俊杰.
新时期粤港澳区域整合发展的若干制约因素及调控[J]
.人文地理,2002,17(4):63-66.
被引量:7
10
贾莉,李大胜.
泛珠三角区域农业合作的可行性分析[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16-21.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6
1
孙海燕.
区域合作国内研究综述[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1):120-124.
被引量:12
2
张旭华.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联动发展的理论问题探析[J]
.云梦学刊,2012,33(6):72-76.
被引量:1
3
许鑫,张雯雯,侯仕军.
基于WordScore的区域合作交流政策价值评价研究——以沪浙两地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4):229-235.
被引量:3
4
姚燕.
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综述[J]
.中国集体经济,2010,0(7X):73-75.
被引量:5
5
王彦达.
理想与现实:东北亚区域各国经济合作的趋势及前景[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3):109-113.
被引量:2
6
王晓雨,邹晨,欧向军.
淮海经济区融合互动发展时空分析[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20,0(3):30-3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张国坤,吴贞淑,赵玲.
吉林省与东北亚地区经贸合作的特点与趋势[J]
.经济地理,2005,25(6):779-782.
被引量:6
2
诸暨市致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J]
.今日浙江,2006(15):64-65.
3
孟卫东,江成山.
论重庆市在长江上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作用[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2):1-6.
被引量:2
4
孙东琪,朱传耿,吴丽萍,周礼.
我国省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前瞻[J]
.人文地理,2009,24(6):36-39.
被引量:5
5
郭若艺.
区域经济合作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1):72-73.
被引量:1
6
饶小琦.
基于区域合作视角的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8(1):46-51.
7
欧阳美兰.
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中地方政府行为初探[J]
.前沿,2012(14):99-100.
被引量:3
8
杨琴.
浅析区域经济发展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利益协调[J]
.商情,2013(3):6-6.
9
邓蒙.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分析[J]
.商情,2013(3):117-118.
10
王佳丽.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路径研究[J]
.科技风,2013(1):253-253.
1
郭广迪.
从计划中的市场到市场中的计划——西部大开发与经济特区建设的区别[J]
.凉山大学学报,2003,5(2):90-92.
2
刘占祥,吕峰.
从三线建设到西部大开发[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14-18.
被引量:1
3
陈智锐.
联手西江经济带 借力打造发展强势——构建西江经济带与梧州建设区域性枢纽城市的思考[J]
.梧州学院学报,2009,19(1):1-5.
被引量:2
4
穆学明.
京津冀区域的结构优化与城镇布局——T字型城市带的规划建设与开发模式[J]
.城市,1995(1):21-25.
被引量:1
5
李兴富.
试论农村能源保障与能源开发利用[J]
.经济视野,2013(7).
6
蔡传彪.
国民经济信息化重在电子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开发[J]
.情报探索,1998(1):23-25.
7
穆学明,穆立欣.
京津冀区域的结构化与城镇布局——T字型城市带的规划建设与开发[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04,18(1):1-5.
8
黄友成.
提高经济外向度 促进山区市场发育[J]
.湖南经济,1994(3):47-47.
9
陈蓉.
三季有花,四季长青的八一镇──林芝地区市政建设与开发侧记[J]
.中国西藏,2000(6):10-11.
10
周娟,石铁矛.
区位对城市边缘区村屯发展模式影响的研究[J]
.小城镇建设,2005,23(9):60-62.
被引量:2
东北亚论坛
1997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