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法”一词探源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我国,作为法律概念,"民法"一词的出现起自何时?源自何处?是否为我国所固有?民法学者一般认为,该词来自日本,而非我国所固有。笔者以为对此似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为了探索"民法"一词的来源,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民法"一词的概念。"民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的名称,通常具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调整民事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一切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这是就广义而言,是从法律规范内容的性质说的;
作者
陈嘉梁
出处
《法学研究》
1986年第1期67-70,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Law
关键词
民法
人身关系
法律规范
人身非财产关系
财产关系
民法学者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96
1
沈建峰.
论劳动关系的法律属性:继续性债之关系的回归[J]
.环球法律评论,2023,45(4):90-105.
被引量:8
2
江山.
论反垄断法规范中的规则与标准[J]
.环球法律评论,2021,43(3):67-84.
被引量:19
3
林精华.
现代俄罗斯文明起源的法兰西因素:18世纪俄译法国流行文本考[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21(1):125-151.
被引量:4
4
范忠信.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哲学基础[J]
.现代法学,1999,21(2):24-31.
被引量:17
5
关涛.
物权行为再议[J]
.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4(4):16-22.
被引量:7
6
曹诗权,陈小君,高飞.
传统文化的反思与中国民法法典化[J]
.法学研究,1998,20(1):25-34.
被引量:32
7
李龙.
中国民法沿革考略[J]
.法学研究,1986,8(4):81-82.
被引量:2
8
张晋藩.
论中国古代民法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政法论坛,1985,3(5):3-15.
被引量:24
9
房绍坤.
中国民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J]
.山东法学,1997,12(6):13-18.
被引量:2
10
曹培.
清代州县民事诉讼初探[J]
.中国法学,1984(2):133-156.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7
1
徐澍,刘树德.
“构成要件”概念考——学术史与语言学的双重视域[J]
.河北法学,2024,42(9):167-188.
2
俞江.
关于“古代中国有无民法”问题的再思考[J]
.现代法学,2001,23(6):35-45.
被引量:28
3
李宏.
论文化因素对中国传统民法的影响[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6):182-188.
被引量:1
4
童光政.
客观存在与主观认同:中国民法的起源与发生[J]
.新东方,2012(1):11-15.
被引量:1
5
顾文斌.
中国传统社会民法存在与否:争论与疏解[J]
.江西社会科学,2014,34(11):143-149.
6
胡鸿高.
关于民法典编纂与商事立法协调的几点思考[J]
.中国商法年刊,2015(1):103-109.
7
郑丽,李国连.
试论中国古代民法存在的社会基础[J]
.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13-15.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徐方亮.
《民法典》时代“家产制”的反思[J]
.私法,2022(1):35-56.
2
金怡.
民事纠纷解决中的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基于紫阳正堂司法档案的考察[J]
.民间法,2021(1):198-217.
3
赵晓耕,刘涛.
论典[J]
.法学家,2004(4):61-74.
被引量:10
4
张中秋.
中国传统法律的公法文化属性[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5(6):3-15.
被引量:7
5
薛焱.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民法现代化[J]
.理论月刊,2007(5):110-114.
被引量:5
6
刘秋根.
宋代民法史研究的拓展与期冀——评陈志英教授新著《宋代物权关系研究》[J]
.河北法学,2008,26(6):197-200.
被引量:1
7
周伟.
学科规训下的“中国法传统有没有民法”问题[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2):102-106.
被引量:1
8
周登谅.
论传统司法研究的范式转型[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2):75-82.
9
李宁.
我国现阶段民法的价值取向[J]
.经济视角(中),2011(3):27-28.
10
蔡晓荣.
中国近代民法史研究的可能进路:兼及方法与资料[J]
.比较法研究,2011,25(5):13-21.
1
商业银行应对《物权法》担保物权新规定之解读[J]
.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7,0(5):4-6.
2
胡安潮.
恋爱形成的财产关系性质的探讨[J]
.法学,1986(7):36-37.
3
刘绍彬,曾利宏.
民事财产关系的刑法保护[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2):82-86.
4
寇志新.
谈民法学的科学性阶级性及其现实意义[J]
.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6,8(2):50-54.
被引量:2
5
最高人民法院通报《物权法》司法解释有关情况[J]
.中国公证,2016,0(3):5-7.
6
最高法发布《物权法》司法解释——厘清不动产登记民事行政诉讼受理边界[J]
.资源导刊,2016,0(4):50-51.
7
刘萍.
《物权法》与动产担保物权制度建设[J]
.中国金融,2007(20):34-35.
被引量:6
8
宋振佳.
浅谈房屋登记的物权保障[J]
.房地产评估,2009(1):20-21.
9
余立.
高校与学生的民事法律关系论析[J]
.才智,2008,0(17):15-16.
被引量:1
10
张艳花.
《物权法》实施一年:银行信贷的新变化与新问——以孝感市为例[J]
.中国金融,2009(1):79-83.
被引量:2
法学研究
198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