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创造性思维的若干浅见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何谓创造性思维,笔者认为,就其实质和核心来说,乃是一种求异性思维。求异性思维方法,是指对现象、事物问差异的思考,目的在于揭露已知与未知的矛盾,揭示现象与本质的矛盾,在思维领域中追求的是“创新”、“独到”和“最佳”。换言之,它是对未知事物、新的认识或实践对象进行布创见性的思索,其思维成果具有开创性和新颖性即创新性,诸如新的事物的发现,新的基本概念的给出,新的科学假说的提出。
作者
周荫祖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1986年第6期49-54,共6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逻辑思维
发散式思维
求异性思维
形象思维
显意识
逆反思维
潜意识
科学假说
思维形式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3
1
范绍楚.培养学生的辐射思维能力[J].政治课教学,1995,(7).
2
李国栋.
论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渐进培养[J]
.物理教学,1999,21(7):14-16.
被引量:2
3
王俊山.
数学教学中的发散性思维培养[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9(7):61-6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张树俊.
社会变革与学生的心理焦虑[J]
.中国教育学刊,1991(4):32-35.
被引量:2
2
谢宏.
关于儿科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和训练[J]
.考试周刊,2009(33):208-209.
3
何双安.
化学学习中的发散思维及其培养策略[J]
.化学教学,2001(9):5-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黄汉萍.
浅谈运动员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J]
.山东体育科技,1998,20(1):19-21.
被引量:1
2
张大伟,王娟.
农村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
.科技信息,2010(28).
3
兰刚.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导因探析[J]
.泸州医学院学报,1995,18(5):388-391.
被引量:1
4
李卓.
化学发散性思维测量工具的开发与应用[J]
.化学教学,2023(1):24-29.
被引量:1
1
于天义,张宗斌.
《按劳分配是一种假说》质疑——与张庆仁同志商榷[J]
.山东社会科学,1989(3):19-21.
2
周慧超.
论求同性思维[J]
.学术论坛,1987,11(1):16-21.
3
曾蒋东.
认识创新人才成长规律推进军校教育改革[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1):24-24.
4
魏铁华,杨晓红.
论创新思维[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62-67.
被引量:2
5
轻叩.
你的理智与情感是否平衡[J]
.中学生天地(初中综合版)(A版),2009(7):67-67.
6
张晋兰,于丽萍.
谈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J]
.社科纵横,1995,10(3):77-78.
7
张伯良.
按劳分配问题刍议[J]
.山东社会科学,1989(6):39-41.
8
蒙健堃.
科学假说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J]
.百色学院学报,2001,15(1):48-50.
9
周慧超.
论求异性思维[J]
.晋阳学刊,1985(1):31-36.
10
刘明.
论牛顿“不作假说”[J]
.浙江学刊,1988(1):81-86.
青海社会科学
198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