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丧服》中的血亲关系——《仪礼·丧服》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古人重丧祭,古礼重丧服。《礼记·冠义》说:“夫礼,始于冠,本于婚,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仪礼》十七篇有《丧服》专篇讲丧服制度,并有子夏《传》,这在《仪礼》诸篇中是绝无仅有的。小戴《礼记》四十九篇有《曾子问》、
作者
于永玉
出处
《史学集刊》
1986年第2期1-7,共7页
Collected Papers of History Studies
关键词
《仪礼·丧服》
血亲关系
《仪礼》
丧服制度
《礼记》
朝聘
子夏
古礼
《丧服传》
古人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1
1
(后晋)刘(日句)等,.旧唐书[M]中华书局.
引证文献
2
1
王雪燕,道尔吉.
从《说文》女部字看上古婚姻制度的变迁[J]
.汉字文化,2006(1):34-37.
被引量:10
2
李檬.
“嫂叔无服”简梳[J]
.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3,0(Z2):79-93.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赵海亮.
汉语“女”族词汇的文化研究综述[J]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2(3):117-120.
被引量:2
2
班吉庆,高海英.
《说文·女部》文化意蕴研究述评[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5):99-103.
被引量:1
3
王世凯.
汉字资源刍议[J]
.汉字文化,2009(3):47-50.
4
邢燕萍,毕劲松.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及其两性关系变迁的汉字文化考察[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24(6):54-58.
被引量:4
5
杨春.
《说文解字·女部》中的女性美[J]
.甘肃社会科学,2010(2):173-176.
6
杜冰心.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的交换婚[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30(4):240-241.
7
付红梅.
中国传统婚姻礼制渊源考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73-77.
8
孙艳.
《说文·女部》字中称谓字的分类及其文化内涵[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1(3):149-151.
被引量:1
9
李宏宇.
女部字30年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汉字文化,2015(6):51-55.
被引量:2
10
陈海群.
《说文·女部》两类字的传承与消亡[J]
.汉字文化,2023(1):86-88.
1
戈海洋.
小议《仪礼·丧服》“为人后者”之服[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9):82-83.
2
丁鼎.
试论《仪礼·丧服》“旧传”与《礼记》的关系[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5(4):459-461.
3
丁鼎.
《仪礼·丧服》所体现的周代宗法制度与伦理观念[J]
.民俗研究,2002(3):90-103.
被引量:5
4
丁鼎.
《仪礼·丧服》与其他先秦文献所载丧服制度之比较研究[J]
.文史哲,2002(4):120-124.
5
丁鼎.
“降服”论略[J]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1):17-20.
6
赵澜.
武则天时代的礼仪与政治[J]
.福建学刊,1998(2):51-55.
被引量:6
7
丁鼎.
子夏与《丧服传》关系考论[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51-56.
8
王娟.
丧葬礼仪:中国古代生活的窗口[J]
.寻根,1998,0(5):32-33.
被引量:1
9
丁鼎.
丧服绖带规格考略——兼与彭林先生商榷[J]
.社会科学战线,2006(6):139-143.
被引量:1
10
于永玉.
《丧服》的服、期、称谓和成文原则——《仪礼·丧服》研究[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17(3):63-68.
史学集刊
198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