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近代来华传教士与儒学的关系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近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外国传教士是十分活跃的角色。因此关于传教士问题应该是中国近代史,特别是近代文化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中日甲午战争以前,西方传教士与中国儒学的关系作一些初步探讨。
作者
史革新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6期25-32,共8页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来华传教士
耶稣
儒学
上帝
基督教教义
孔子
《万国公报》
花之安
福音派
宣传品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
1
赵毅.
丁韪良的“孔子加耶稣”[J]
.美国研究,1987,1(2):69-86.
被引量:3
2
胡卫清.
传教士 儒学 儒学教育[J]
.史学月刊,1996(6):49-54.
被引量:6
3
岳峰.
理雅各宗教思想中的中西融合倾向[J]
.世界宗教研究,2004(4):88-96.
被引量:12
4
胡卫清.
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基督教教育[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2):12-16.
被引量:3
5
孙邦华.
晚清寓华新教传教士的儒学观——以林乐知在上海所办《万国公报》为中心[J]
.孔子研究,2005(2):33-42.
被引量:7
6
陈治国.
儒学和基督教“孝”伦理观之比较[J]
.河北学刊,2005,25(6):52-58.
被引量:6
7
俞祖华,胡瑞琴.
近代西方来华传教士的儒学观[J]
.齐鲁学刊,2007(3):33-37.
被引量:3
8
胡瑞琴.
晚清传教士对孔子的认识--以德国传教士安保罗为个案[J]
.孔子研究,2008(1):85-94.
被引量:2
9
胡卫清.
儒与耶:近代本色神学的最初探索[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4):15-2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王毅.
再论19世纪晚期来华传教士的儒学观——以1885年亚洲文会孝道调查为中心[J]
.宗教学研究,2015(1):224-233.
1
天文学家哥白尼[J]
.小学生作文辅导(作文与阅读版),2006,0(5):30-31.
2
杨代春.
略论《万国公报》的征文[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43-48.
被引量:3
3
黄源珠.
新一代,更应风华绝“袋”[J]
.环境,2008(5):32-33.
4
徐红岩.
《中外纪闻》≠《万国公报》[J]
.历史学习,2006(12):25-26.
5
高放.
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之“第一”》几点商榷[J]
.中州学刊,1983(5):125-126.
6
肖朗.
从传教士看西方高等教育的导入[J]
.高等教育研究,2000,21(5):87-91.
被引量:2
7
何哲.
清代的中学西渐及其影响论略[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5(3):17-24.
8
房德邻.
《万国公报》与戊戌变法[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6):33-41.
被引量:6
9
杨代春.
《万国公报》与西方近代教育制度及教育理论在华的传播[J]
.大学教育科学,2004(1):80-83.
被引量:1
10
余泽民.
“政治也可以有另一种搞法”[J]
.中国新闻周刊,2010(16):87-87.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