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个体思维发生理论述评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个体思维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重大课题。从总的理论倾向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派:唯心主义的天赋论、机械唯物论的经验论及活动内化起源论。 天赋论认为,人有天生的心理能力,人的思维方式是先天的或按先天的预定程序逐步展开而形成的。早在十八世纪初,德国的哲学家莱布尼兹就认为,感觉只能提供特殊的。
作者
莫雷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
出处
《哲学研究》
1986年第2期8-13,共6页
Philosophical Research
关键词
个体思维
理论述评
天赋论
人的思维方式
唯心主义
心理能力
机械唯物论
莱布尼兹
理论倾向
起源问题
分类号
B0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42
1
臧峰宇.
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百年探索[J]
.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2(5):27-29.
被引量:3
2
牛先锋.
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2(1):1-6.
被引量:2
3
李晓明.
皮亚杰与思维机制的微观研究──再论发生认识论方法[J]
.求是学刊,1986,13(1):1-8.
被引量:1
4
刘慧群.
试论建构论与反映论的关系[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38-44.
被引量:2
5
程伟礼.
皮亚杰“认识不断创新”思想述评[J]
.学术月刊,1986,18(5):34-38.
被引量:1
6
张一兵.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研究与历史唯物主义[J]
.学术月刊,1986,18(1):30-37.
被引量:7
7
夏甄陶,李景源,刘奔.
评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原理》[J]
.哲学研究,1985(3):26-34.
被引量:1
8
雷永生.
发生认识论的贡献与不足[J]
.社会科学辑刊,1985(6):11-16.
被引量:5
9
王之璋.
试论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平衡观[J]
.社会科学辑刊,1985(6):17-20.
被引量:4
10
王振宇.
试论皮亚杰学说的心理学意义[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82-8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7
1
何先友,莫雷.
奥苏伯尔论认知结构、知识获得与课堂教学模式[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50-56.
被引量:29
2
越人.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研究(续)[J]
.哲学动态,1987(5):12-16.
3
阮镜清,莫雷.
个体心理发生的实践基础[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4):90-92.
被引量:1
4
杜丽燕.
皮亚杰的主体与客体范畴——发生认识论研究述评之三[J]
.哲学动态,1989(4):34-38.
5
宋国锋.
个体发生哲学视阈下的高职院校统战工作浅析[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4):152-153.
被引量:2
6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团队.
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学习心理理论体系的构建——华南师范大学阮镜清心理学团队的贡献[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181-190.
被引量:2
7
游旭群.
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打造中国风格的心理学理论体系[J]
.心理与行为研究,2023,21(2):145-15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王爱霞.
浅析兴趣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影响[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20(3):77-80.
2
王娅曼.
有意义学习指导下的小学低段识字教学策略[J]
.科学咨询,2019,0(27):122-122.
3
苏雅雯.
解读组织者教学与支架式教学[J]
.科技资讯,2007,5(34):104-105.
4
李梁.
基于认知结构同化理论的“思政课”多媒体教学研究[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33):55-57.
被引量:1
5
袁丽英.
中职学业不良群体知情双因素最优发展教学模式的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2004,25(31):53-55.
被引量:1
6
梁红梅,苏筠.
浅谈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策略——以选修教材《自然灾害与防治》为例[J]
.课程.教材.教法,2005,25(10):61-66.
被引量:2
7
周正辉.
零教材模式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83-85.
8
龚红梅.
基于有意义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10(10):93-95.
被引量:4
9
康廷虎,黎进萍.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师面临的压力与专业发展[J]
.教育科学研究,2011(3):65-68.
被引量:3
10
谢柯.
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及其对大学英语专业笔译教学的启示[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27(6):137-140.
1
邬焜.
霍尔巴赫机械唯物论哲学中的某些零散辩证法观点[J]
.党政干部学刊,2016(6):4-7.
2
杨献珍.
杨献珍同志给本刊编辑部的信[J]
.哲学研究,1979(7):79-80.
3
范艳平.
天赋论=唯心主义吗?——试论天赋论学说与天赋问题[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1(1):365-366.
4
张义德,段若非.
在哲学基本问题上,是两条路线的斗争,还是“两条战线的斗争”?——对吴江同志答复的答复[J]
.哲学研究,1980(12):35-42.
5
A.奈格利,张伯霖.
马赫与唯物主义[J]
.世界哲学,1982(1):69-74.
6
章士嵘.
认知结构从何而来——天赋论与建构论之争[J]
.现代哲学,1988(1):22-27.
7
罗瑞丰.
再论天赋论观点[J]
.山西青年(下半月),2013(3):114-115.
8
吴江.
再谈哲学上两条战线的斗争——答段若非、张义德同志[J]
.哲学研究,1980(9):25-36.
9
李林.
简论哲学基本问题与历史主体客体问题的关系[J]
.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7(3):10-13.
10
熊哲宏,匡春英.
论当代“天赋论”对儿童研究方法学的挑战[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4.
被引量:1
哲学研究
198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