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对清代高山族划分的某些混浊处加以澄清,并用分区研究来探讨其社会经济形态。
出处
《思想战线》
1986年第5期63-67,共5页
Thinking
同被引文献40
-
1李亦园.林惠祥的人类学贡献──纪念乡前辈林教授逝世四十周年[J].东南学术,1998(5):28-32. 被引量:8
-
2郭志超.清代汉族影响下高山族农业技术的变革[J].台湾研究集刊,1985(1):60-66. 被引量:2
-
3陈碧笙.清代汉族与平埔诸族之间的矛盾和融合[J].台湾研究集刊,1985(4):51-63. 被引量:4
-
4陈碧笙.十七世纪中叶台湾平埔族社会经济及其与汉族的关系初探[J].社会科学战线,1981(3):166-171. 被引量:2
-
5陈国强.我国东南古代越族的来源和迁移[J].民族研究,1980(6):57-64. 被引量:8
-
6陈国强.从台湾考古发现探讨高山族来源[J].社会科学战线,1980(3):211-217. 被引量:9
-
7陈国强.高山族名称沿革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3,20(4):105-116. 被引量:5
-
8陈国强.高山族来源的探討[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1,18(2):104-109. 被引量:7
-
9陈国强.郑成功收复台灣前后的高山族[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2,19(2):96-109. 被引量:2
-
10林惠祥.南洋马来族与华南古民族的关系[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8,15(1):189-213. 被引量:45
-
1林子尧.蜕变中的新高雄[J].数码世界,2012(3):152-155.
-
2司金强.个体经济的特征和它的作用[J].江淮论坛,1981(6):104-106. 被引量:1
-
3经观.中国养老保障并非“无底洞”[J].人才资源开发,2015,0(19):40-40.
-
4斯维至.释宗族——关于父家长家庭公社及土地私有制的产生[J].思想战线,1978,4(1):57-65. 被引量:2
-
5娜西卡.试论家庭公社的两种类型[J].思想战线,1986,12(5):51-56.
-
6台湾少数民族简介(四)[J].统一论坛,2010(5):67-69.
-
7张恒山.依法治国与吸收世界法律文明的有益成果[J].党政干部学刊,2004(11):4-6.
-
8孔利.试论社会主义社会权利与义务的统一[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88,4(3):22-24.
-
9黄汗青.略论家务劳动[J].甘肃理论学刊,1987(4):29-32.
-
10周翔鹤.从契约文书看清代台湾竹堑社的土著地权问题[J].台湾研究集刊,2003(2):1-9. 被引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