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评谭献的词论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清代中叶以后,常州词派兴起,其间有不少词人、词论家创意立说,广为推衍:张惠言(1761——1802)首倡“意内言外”说,周济(1781——1839)发为“寄托出入”说,谭献(1830——1901)衍为“比兴柔厚”说,陈廷焯(1853——1892)有“沉郁”之说,况周颐(1859——1926)申:“重、拙、大”说,等等。他们以比兴说词、作词、强调词的思想内容,因而代替浙派,主盟词坛,影响及于晚清以远。
作者
章楚藩
出处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3期23-27,共5页
关键词
比兴柔厚
词论
比兴寄托
张惠言
评词
浙派
比兴说
论词
温柔敦厚
陈廷焯
分类号
C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8
1
罗仲鼎.
谭献及其《箧中词》[J]
.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3(3):47-52.
被引量:1
2
杨柏岭.
忧生念乱的虚浑——谭献“折中柔厚”词说评价[J]
.中国文学研究,2004(4):19-24.
被引量:2
3
沙先一.
作者之心与读者之意——关于常州派词学解释学的研究札记[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2(1):31-35.
被引量:1
4
赵晓辉.
从选本看谭献对常州词派词统之接受推衍[J]
.湖北社会科学,2007(4):134-137.
被引量:4
5
孙克强.
清代词学正变论[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6):44-51.
被引量:8
6
孙维城.
论陈廷焯的“本原”与“沉郁温厚”——兼与况周颐重大说、谭献柔厚说比较[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11):16-20.
被引量:2
7
沙先一.
选本批评与清代词史之建构——论谭献《箧中词》的选词学意义[J]
.文学遗产,2009(2):96-103.
被引量:6
8
罗仲鼎.
清末杭州文化名人谭献[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18(5):107-110.
被引量:2
9
邬国平.
常州词派关于词与读者接受的思考[J]
.文学遗产,1992(5):106-115.
被引量:5
10
傅宇斌.
论谭献词学“正变”观及其对常州词派的推进[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3):214-220.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刘红红.
谭献词学研究述评[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9(4):38-42.
2
高明祥.
诗学视域:谭献推尊词体的方法论建构[J]
.江海学刊,2019(4):207-216.
1
谢海阳.
《白雨斋词话》与张惠言论词主张的异同[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6(2):76-79.
被引量:1
2
梅运生.
常州派“比兴”说词纵析[J]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9(2):182-189.
被引量:2
3
陈志明.
谭献《复堂词话》选注、说明[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12(1):130-140.
4
曹保合.
从词的本质特征看词对比兴的运用[J]
.东疆学刊,1987,4(Z1):42-48.
5
曹保合.
谈张惠言的尊体理论[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25(1):53-59.
6
谭新红.
周济词论的“破”与“立”[J]
.湖南社会科学,2001(5):93-95.
7
杨重华.
《白雨斋词话》小论[J]
.学术研究,1985(3):86-89.
8
袁謇正.
陈廷焯的“沉郁”词说[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1(2):72-79.
被引量:4
9
張曉蓮.
中國絲綢文化的大檢閱——90’中國(蘇州)絲綢旅遊節紀盛[J]
.今日中国,1991,0(1):58-59.
10
楠木.
谭献德 有志存高远 笔墨映丹心[J]
.今日科苑,2013(16):32-33.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