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古代失蜡铸造刍议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失蜡铸造在现代金属成形工艺中,称为熔模精密铸造(Investment Casting);在中国古代铸造工艺中,则称为失蜡法、拨蜡法或出蜡法铸造等。自从湖北随县擂鼓墩一号墓出土了震惊中外的曾侯乙编钟和曾侯乙尊、盘以来。
作者
谭德睿
出处
《文物》
1985年第12期66-69,共4页
Cultural Relics
关键词
失蜡铸造
中国古代
失蜡铸件
铸造工艺
曾侯乙编钟
失蜡法
熔模精密铸造
出土
金属成形工艺
开元通宝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62
1
邹厚本,韦正.
徐州狮子山西汉墓的金扣腰带[J]
.文物,1998(8):37-43.
被引量:34
2
华觉明,王安才.
颐和园铜亭构件和拨蜡法[J]
.文物,1978(5):67-69.
被引量:3
3
汤文兴.
淅川下寺一号墓青铜器的铸造技术[J]
.考古,1981(2):174-176.
被引量:5
4
华觉明,郭德维.
曾侯乙墓青铜器群的铸焊技术和失蜡法[J]
.文物,1979(7):46-48.
被引量:13
5
田广金,郭素新.
西沟畔匈奴墓反映的诸问题[J]
.文物,1980(7):13-17.
被引量:12
6
黄剑华.
失蜡法和其它治金技术在中国的传播(续)[J]
.四川文物,1996(5):71-75.
被引量:1
7
黄剑华.
失蜡法和其它冶金技术在中国的传播[J]
.四川文物,1996(4):70-76.
被引量:4
8
任常中,王长青.
河南淅川下寺春秋云纹铜禁的铸造与修复[J]
.考古,1987(5):474-478.
被引量:8
9
李志伟.
古代青铜铸造方法的再探讨[J]
.江汉考古,1986(4):94-100.
被引量:1
10
华觉明,贾云福.
曾侯■尊、盘和失蜡法的起源[J]
.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2(4):352-359.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5
1
丹羽崇史,黄盼(译).
中国周边地区早期“失蜡法”的比较研究——关于东亚地区失蜡法出现与发展之研究序论(2)[J]
.三代考古,2018,0(1):396-418.
2
周卫荣.
中国古代失蜡工艺求真-兼述失蜡工艺特征与青铜器鉴定[J]
.江汉考古,2009(3):123-127.
被引量:5
3
刘煜.
试论殷墟青铜器的分铸技术[J]
.中原文物,2018(5):82-89.
被引量:9
4
仪德刚,盖洪力.
熔模铸造工艺复证失蜡法研究[J]
.中国科技史杂志,2023,44(3):444-456.
5
张剑葳.
泰山“天仙金阙”铜殿——中国古代铜殿案例研究[J]
.文物建筑,2008(1):53-6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5
1
刘煜,杨树刚,张颖,钟正权,包淑滨.
鹿邑太清宫长子口墓出土铜尊兽头的连接方式——兼论商周青铜器的焊接技术[J]
.南方文物,2022(6):117-129.
被引量:1
2
周卫荣,黄维.
试论青铜时代透空青铜器的工艺特色——兼谈失蜡铸造问题[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1):147-155.
被引量:5
3
黄维,周卫荣.
随州文峰塔东周青铜盘镂空耳的铸造工艺[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8(1):120-129.
被引量:1
4
霍雪松,殷季元.
论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在古青铜器鉴定中的应用[J]
.科学与信息化,2018,0(30):5-5.
5
吴晓桐,谈金卓,马江波.
近期冶金考古研究进展和趋势[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20(5):100-108.
被引量:1
6
崔剑锋,马仁杰,吕竑树.
曾伯克父青铜器的科技分析[J]
.文物,2020(9):56-62.
7
张珮琛.
上海博物馆青铜器修复和复制技艺的历史与传承[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22):56-59.
8
刘煜.
青铜器技术研究的里程碑——盖顿斯和《弗利尔艺术馆藏中国青铜器图录II·技术研究》[J]
.南方文物,2020(5):44-50.
9
阮建功.
妇好墓青铜器的器物美学探析[J]
.天工,2021(4):6-7.
被引量:1
10
杨欢.
中国青铜时代失蜡法百年研究史略论[J]
.中国科技史杂志,2021,42(1):136-149.
被引量:5
1
谭德睿.
中国古代失蜡铸造起源问题的思考[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4,6(2):43-48.
被引量:12
2
谭德睿.
曾侯乙尊、盘——中国古代失蜡铸造技艺的代表作——《《中国古代艺术铸造系列图说》之五十四[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1,31(6):587-587.
3
谭德睿.
祭祀场面贮贝器——西汉滇族独具特色的失蜡铸造群雕——《中国古代艺术铸造系列图说》之五十六[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1,31(8):783-784.
4
余石泉.
再议难见“开元”母钱之谜[J]
.安徽钱币,2012(3):51-52.
5
周卫荣.
中国古代失蜡工艺求真-兼述失蜡工艺特征与青铜器鉴定[J]
.江汉考古,2009(3):123-127.
被引量:5
6
华觉明,王安才.
颐和园铜亭构件和拨蜡法[J]
.文物,1978(5):67-69.
被引量:3
7
谭德睿,徐惠康,黄龙.
中国青铜时代陶范铸造技术研究[J]
.考古学报,1999(2):211-250.
被引量:77
8
周卫荣,黄维.
试论青铜时代透空青铜器的工艺特色——兼谈失蜡铸造问题[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1):147-155.
被引量:5
9
谭德睿.
透雕云纹铜禁——早期失蜡铸件例证之一——《中国古代艺术铸造系列图说》之四十[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0,30(4):391-392.
被引量:3
10
谭德睿.
中国古代铜器表面装饰技艺概览[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0(1):72-77.
被引量:4
文物
1985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