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张洁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文学创作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精神现象。批评者应是作家灵魂的探险家。他只能从作家的创作实践出发,而不能在理论上先入为主。因为一切先入为主的批评只能印证某种理念,却无法接近一个血肉丰满的心灵。这里,“文艺是生活的反映”只是一条最基本的理论原则,对这一原则的任何简单或被动的理解,都会使其成为一句无谓的空话,并且使我们在复杂的精神现象面前陷入迷误。
作者
唐晓渡
王光明
机构地区
北京<诗刊>编辑部
出处
《文学评论》
1985年第1期33-43,共11页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张洁
作家
审美理想
理想主义
理想人格
理想人物
创作实践
现实主义
生活中
小说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56
1
陈娟.
女性救赎的失落──张洁论[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8(4):98-106.
被引量:10
2
戴锦华.
“世纪”的终结:重读张洁[J]
.文艺争鸣,1994(4):35-45.
被引量:37
3
王绯.
张洁对母亲的共生固恋——一种文学之恶的探源[J]
.文艺争鸣,1994(4):45-52.
被引量:20
4
王绯.
张洁:转型与世界感——一种文学年龄的断想[J]
.文学评论,1989(5):117-124.
被引量:9
5
张颐武.
后新时期文学:新的文化空间[J]
.文艺争鸣,1992(6):9-10.
被引量:16
6
曾镇南.
王蒙与《爱,是不能忘记的》引起的争鸣[J]
.文艺争鸣,1987(1):6-13.
被引量:6
7
许文郁.
她面对的“是整个的社会里的旧意识”[J]
.小说评论,1986(1):24-29.
被引量:1
8
杨桂欣.
论张洁的创作[J]
.当代作家评论,1984(3):72-83.
被引量:3
9
荒林.
女性的自觉与局限——张洁小说知识女性形象[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49-55.
被引量:14
10
应光耀.
张洁的跨度——《爱,是不能忘记的》与《日子》的比较[J]
.当代文坛,1993(1):51-5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饶翔.
张洁研究的意义、现状与趋势[J]
.北京社会科学,2009(2):76-82.
被引量:4
2
饶翔.
变与不变:一个女作家的形象学[J]
.南方文坛,2015(1):16-22.
3
郑玲玲.
论张洁的文学批评观[J]
.龙岩学院学报,2017,35(3):89-93.
4
张文娟.
爱为何要忘记——从《爱,是不能忘记的》未选入《张洁文集》说起[J]
.当代作家评论,2020(4):89-96.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陈娇华.
一部兼具艺术灵性与学术厚重的作家论专著——评周志雄的《生存境遇的追问:张洁论》[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30(3):133-136.
2
田文兵,杨岳巍.
张洁女性书写的误读之辨析[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4):78-82.
被引量:1
3
张文娟.
爱为何要忘记——从《爱,是不能忘记的》未选入《张洁文集》说起[J]
.当代作家评论,2020(4):89-96.
被引量:6
4
张隆海.
《浮士德》中的灵与肉母题及其价值研究[J]
.临沂大学学报,2021,43(3):85-91.
5
陈斓.
从个人情感困境转向社会问题探讨——重读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2,43(2):63-66.
6
徐怀丰,王桂青.
上海符号:尹雪艳与王琦瑶——《永远的尹雪艳》与《长恨歌》人物形象比较研究[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23,39(3):90-95.
7
韩贵东.
“以道驭技”:电影工业美学的技术伦理路径[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0(3):76-87.
被引量:3
8
欧德英,侯桂新.
被压抑的主体:寻根文学中的女性书写[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7(4):81-86.
9
张梅.
清末民初儿童文学现代演进中的新伦理建构[J]
.齐鲁学刊,2023(4):136-148.
被引量:2
10
张艺伟,张文娟.
近年女作家短篇小说创作观察——基于《中国女性文学选》的阅读[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8(13):6-10.
1
刘芮君,李秀龙(指导教师).
美人问[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初中版),2007(10):15-15.
2
翟业军,吕林.
怒与耻:“顺从”世界的两种方式——论苏童《黄雀记》[J]
.文艺争鸣,2014(8):133-137.
被引量:4
3
海梦.
散文,是作家灵魂的展示——读卢建端的散文[J]
.厦门文学,2011(8):65-66.
4
谢有顺.
《我是哨兵》(诗歌)[J]
.当代作家评论,2001(2):74-75.
5
哈迎飞.
论中国现代作家的灵魂思考及文学书写——从鲁迅、周作人到杨绛[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3):78-83.
6
赵顺宏.
乡土的梦想——论阎连科近年来的小说创作[J]
.小说评论,1993(6):9-13.
被引量:3
7
王文初.
茂盛的森林为何长不出参天大树——制约湖北文学发展的精神文化因素[J]
.孝感学院学报,2005,25(1):53-56.
8
李春林.
“大艺术”必须要有“天马行空似的大精神”——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随想[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6(1):16-20.
被引量:2
9
杨琳莉.
“文学性”问题探讨[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49-50.
被引量:1
10
舒士俊.
笔墨虚实相生的“水土”关系[J]
.国画家,2015,0(4):7-9.
被引量:1
文学评论
198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