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二二九年,窝阔台继成吉思登上了大蒙古国的罕位,是为元太宗。太宗即位的前两年,西夏败亡;五年后,金国被灭。这样,蒙古军事征服者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控制了黄河流域的北中国。拥有了广大的定居农业区,对一个游牧民族的统治来说,如何进行有效治理是它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太祖时,毫无封建统治经验的蒙古贵族集团,几乎是在北中国实行了放任自流的政策。窝阔台继位后,亡金汉人儒士、西域商贾、蒙古亲贵三方势力汇集北方,形成了一种并不牢固的合力,致使北中国凋蔽的农业经济呈现恢复中有破坏、前进中有退步的曲线型运动。《元史》称窝阔台合罕统治时期,“华夏富庶,羊马成群,旅不齐粮”,虽有溢美之辞,但它一定程度上说明窝阔台时期中原的蒙古占领区确实有由混乱而粗安的良好局面,其经营中原的方式大别于成吉思汗时。因此,研究窝阔台合罕统治时期,北中国存在的三种经济势力的发展趋向,对大蒙古国初期历史的深入认识乃至忽必烈元朝政治经济统治的特色,都有重要意义。
出处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101-107,共7页
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