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略谈《庄子》中的孔子形象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庄子》一书中,孔子是出现最多的人物之一,而《庄子》又是先秦古籍中叙述孔子言行最多的典籍,(仅次于专门记述孔子及其弟子之言行的《论语》)因此,对《庄子》书中以孔子为主要人物而叙说的故事和言论,作一番分析探索,不论对于研究孔子、庄子,或研究儒道思想的斗争与交融,均当有所裨益。
作者
谢祥皓
出处
《齐鲁学刊》
1985年第5期88-92,共5页
Qilu Journal
关键词
孔子形象
庄子
先秦古籍
孔丘
分析探索
思想观点
儒道思想
主要人物
故事
大宗师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91
1
孙明君.
三源一流:中国诗史流变大势[J]
.学习与探索,1999(1):110-116.
被引量:2
2
徐克谦.
论先秦“小说”[J]
.社会科学研究,1998(5):109-114.
被引量:13
3
王景琳.
庄子对寓言艺术的贡献[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3(1):112-117.
被引量:7
4
尚永亮.
《庄子》的浪漫主义特色及其成因[J]
.中州学刊,1986(1):69-72.
被引量:1
5
王景琳.
试论庄子散文的艺术结构[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3(1):23-31.
被引量:4
6
刘绍瑾.
从《庄子》谈到中国特色的浪漫主义[J]
.江汉论坛,1986(8):41-44.
被引量:4
7
孙以昭.
评庄子的散文艺术[J]
.文学评论,1985(5):112-117.
被引量:2
8
曹大中.
庄子—中国短篇小说之父[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14(4):86-90.
被引量:2
9
曹础基.
《庄子》的艺术评价[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3):42-47.
被引量:1
10
孙乃沅.
庄子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和贡献[J]
.江淮论坛,1981(6):47-5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6
1
张洪兴.
论《庄子》“三言”的直觉思维特征[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5):43-46.
被引量:2
2
张洪兴.
论《庄子》形象塑造转化变形手法[J]
.广西社会科学,2008(5):139-141.
3
陈永辉.
借重孔子:《庄子》重言的传播策略[J]
.长江学术,2010(1):175-177.
4
刁生虎.
《庄子》文学研究60年(1949-2009)[J]
.广东社会科学,2015(3):159-171.
被引量:7
5
罗祥相.
庄孔关系新探:从孝的角度看[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8(2):171-177.
被引量:1
6
张洪兴.
论《庄子》“三言”与《庄子》阐释指向的多样性[J]
.文学评论丛刊,2011,0(2):1-6.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郭继民.
庄子之“道”与海德格尔的“本体”之思——从词源学的角度[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15-20.
2
陈启庆.
庄子接受修辞策略探究[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4):59-62.
3
曾萍.
《庄子》散文中的文学意象分析[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1):89-90.
4
孟宪华.
《庄子》和《孟子》文学比较分析[J]
.现代交际,2016(3):172-173.
5
欧阳寰.
《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11):27-28.
被引量:1
6
牛春雨,衡桂珍.
近代庄学的新变--基于中西融合视角[J]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23,30(1):131-134.
7
周炽成.
曹础基在庄学史上的贡献——兼谈其对关锋范式的突破[J]
.衡水学院学报,2023,25(5):1-8.
8
杨红伟,汪鹏.
论《孝经》在先唐家庭德育思想史上的意义——以《圣治章》注释为中心的考察[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1(6):87-99.
9
于天虹.
《庄子》文学思想分析[J]
.青年文学家,2017,0(7X):91-91.
10
储健.
译解《庄子》[J]
.中国文艺家,2017,0(12):93-93.
1
殷南根.
对《庄子》书中的孔子形象的分析[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2(3):109-112.
被引量:1
2
曹东方,徐淑梅.
试论司马迁与儒道思想的关系[J]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9(2):39-43.
被引量:4
3
乔健.
没有涅槃的凤凰——孔子自我意识论[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18(1):1-7.
4
王俊威.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以C社区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6):188-189.
被引量:2
5
董克昌.
雅俗共赏的一部好书——《论语新译评述》评介[J]
.学习与探索,1988(5).
被引量:1
6
杨涛.
掌握自己人生幸福的钥匙[J]
.中国工运,2011(3):59-59.
7
马白.
“天人合一”与《文心雕龙》[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5(1):1-9.
被引量:2
8
张麟,舒良友,徐君,辛文昉,王晖,李鹏立.
焦作市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和对策[J]
.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1-4.
9
封孝伦.
论先秦儒道思想影响中国美学的中介[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26-29.
10
吴重庆.
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完型[J]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2(3):9-17.
齐鲁学刊
198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