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话剧加唱”是一种积极的探索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话剧加唱”是在扩大戏曲现代戏的题材范围、思想深度时所进行的一种表演形式上的探索,意在继承戏曲的表现手段与手法,在此基础上,向姐妹艺术,主要是话剧,借鉴一些可行的方法和有益的经验。尽管在这过程中出现一些偏差,‘因此得到不少微词,但对于探索戏曲现代戏的表现形式,不能说它没有产生积极作用,甚至可以说。
作者
吴乾浩
出处
《文艺研究》
1985年第4期17-19,共3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关键词
戏曲现代戏
话剧
表现手段
思想深度
戏曲艺术
题材
姐妹艺术
手法
民间小戏
剧种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J0 [艺术—艺术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2
1
曲六乙.
谈“现代化”与“戏曲化”[J]
.文艺研究,1985(4):10-13.
被引量:1
2
杨经建.
田汉的“剧诗”及其艺术审美价值[J]
.中国文学研究,1995(4):85-90.
被引量:3
3
满新颖.
是歌剧还是话剧——论《扬子江暴风雨》作为“新歌剧”的名与实[J]
.音乐研究,2007(3):62-64.
被引量:11
4
杨忠.
构筑戏曲现代戏的先驱者——论延安时期马健翎戏曲改革的成就[J]
.当代戏剧,2007(3):14-16.
被引量:1
5
田汉.话剧要有鲜明的民族风格[J].戏剧报.1957(08)
6
吕效平.
论现代戏曲的戏曲性[J]
.戏剧艺术,2008(1):13-24.
被引量:15
7
冯健民.
戏曲能创造“现代新程式”么?[J]
.当代戏剧,1990(2):12-15.
被引量:3
8
戈晓毅.
歌剧探索中的“话剧加唱”及剧本体制——兼论歌剧《扬子江暴风雨》的创作[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6):81-86.
被引量:4
9
刘平.
扯不断的纽带——浅谈本世纪戏曲与话剧的关系[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0(1):111-116.
被引量:1
10
于会泳.
关于京剧现代戏音乐的若干问题(下)[J]
.上海戏剧,1964(7):21-26.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3
1
沈勇.
对“话剧加唱”在当下的思考[J]
.戏剧艺术,2011(3):70-77.
被引量:3
2
邹世毅.
田汉早期剧作“话剧加唱”的审美品格及价值[J]
.创作与评论,2013(20):87-92.
被引量:3
3
傅谨.
戏曲现代戏的三个理论问题[J]
.学术研究,2021(3):144-152.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吴民.
20世纪戏曲衰微史——兼论百年戏曲生态演进[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1(4):382-393.
2
李志远,关钥.
2021年戏曲理论批评研究述论[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22(3):60-69.
3
沈勇.
诗情·化意——杨小青导演美学探析[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2,10(4):25-32.
4
沈勇.
越剧在全国流播的现象及本质[J]
.文化艺术研究,2013,6(2):110-118.
被引量:3
5
王潇.
田汉现代歌诗与“传统文学的创造性转化”论[J]
.荆楚学刊,2021,22(2):34-41.
6
梁晓萍.
现代戏的身份辨认及其美学追求的一体两面[J]
.艺术百家,2021,37(5):100-105.
7
张倩.
现代科技对戏曲舞台美术的影响[J]
.演艺科技,2021(10):49-55.
被引量:1
8
颜华.
锐意改革 与时俱进绍剧现代戏创作的艺术新观[J]
.中国戏剧,2022(3):71-73.
被引量:1
9
白雪.
从戏曲现代戏“分工论”看碗碗腔的祛魅和赋魅——新编碗碗腔现代戏《骄杨之恋》观感[J]
.戏剧之家,2023(9):47-49.
被引量:1
10
李健.
“话剧加唱”模式下的当代儿童戏剧创作[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23(4):72-74.
被引量:1
1
冯延飞.
小品,我对你说[J]
.剧本,1991,0(3):73-73.
2
朱恒夫.
民间小戏产生的途径与形态特征[J]
.文艺研究,1991(1):94-103.
被引量:13
3
叶坚.
浅议广播剧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J]
.中国广播,2005(3):68-69.
4
高元钧.
快书必须跟上时代[J]
.文艺研究,1981(5):14-18.
5
吴新亚.
郑板桥对联的艺术风格——读许图南著《郑板桥事迹考》[J]
.金山,2007,0(7):61-62.
6
林晓筱.
布莱克与“姐妹艺术”——布莱克经典化过程中的“诗画结合”创作因素[J]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22(1):90-94.
7
骆玉笙.
京韵大鼓唱腔的改革与创新[J]
.文艺研究,1981(5):19-22.
被引量:2
8
张春光.
略谈题画诗[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3):112-114.
9
贾宝泉.
散文感悟札记[J]
.北大荒文学,2006,0(5):38-41.
10
张桂年.
现代散文概观[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8,0(4):12-17.
文艺研究
198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