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康德主义给我们的启示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新康德主义给我们的启示”这一标题,也许有人会持反对意见,因为在他们看来,新康德主义是“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资产阶级哲学流派”,它对我们是不可能有启示的。这并不奇怪,长期以来,新康德主义在我们哲学界一直是个禁区,间或有人提到它,也无一不把它当作批判或否定的对象。作为一个哲学的流派。
作者
翁绍军
机构地区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处
《社会科学》
1985年第6期43-45,共3页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新康德主义
启示
帝国主义阶段
持反对意见
资产阶级
哲学流派
哲学界
康德哲学
标题
马堡学派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14
1
杜章智.
我的生活和工作——卢卡奇逝世前的一篇答记者问[J]
.世界哲学,1985(3):45-50.
被引量:3
2
Ch.雅默,燕宏远.
黑格尔与荷尔德林[J]
.哲学研究,1983(6):36-46.
被引量:4
3
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20页.
4
德拉·沃尔佩.《卢梭与马克思》,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5
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76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45页.
8
科莱蒂:《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英文版),伦敦:NLB出版社,1973年,第100页.
9
亨利希:《在康德与黑格尔之问-德国观念论讲座》,乐小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460-461、116、117、126、462、188、189、190、286、289、221、317、436、385、439、436-4377417-418、434、465、453、468、502、461页.
10
麦克莱伦:《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181页.
引证文献
2
1
王南湜.
马克思哲学的近康德阐释(上)——其意谓与必要性[J]
.社会科学辑刊,2014(4):5-14.
被引量:11
2
魏德阳.
从《青年黑格尔》看卢卡奇中期思想的转变——基于思想史的视角[J]
.理论界,2022(9):38-4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冯波.
作为伦理生活的共产主义——反思对马克思主义规范性政治哲学的“近康德”阐释[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61(2):33-42.
被引量:1
2
王南湜.
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何以可能?[J]
.天津社会科学,2015(1):43-58.
被引量:10
3
丁三东.
马克思哲学与德国理念论[J]
.哲学动态,2017(10):7-15.
被引量:1
4
田冠浩.
哲学如何面向中国现实?——近年来国内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关系研究述评[J]
.中国哲学年鉴,2015(1):135-142.
5
李梓萌.
“现实之人”之潜能之于现实——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视域下马克思之人本质[J]
.林区教学,2018,0(9):67-70.
6
钟慧容.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路径的反思与前瞻[J]
.天津社会科学,2019,0(6):17-23.
被引量:2
7
马毓新,王劲坤.
向“行动者”的回归:从费尔巴哈批判看马克思的“近康德”阐释[J]
.社科纵横,2021,36(4):69-75.
8
马毓新,王劲坤.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法治道路的理论溯源——以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百年进程为主线[J]
.西部法学评论,2022(1):43-52.
9
刘博.
马克思主义近康德阐释的法治思想向度——传统共同体与市民社会二元对立的消解路径[J]
.河西学院学报,2022,38(3):1-6.
10
谭勇.
马克思对康德先验哲学的超越——基于商品拜物教理论的考察[J]
.求索,2023(6):89-97.
1
张廷国.
从黑格尔哲学到现代西方哲学的转变[J]
.社会科学,1989(2):50-54.
被引量:1
2
何金彝.
《人论》——文化哲学人类学的导引[J]
.社会科学,1987(6):69-72.
3
韩振峰.
也谈不可知论的哲学性质──兼与刘彦生同志商榷[J]
.求是学刊,1986,13(2):6-10.
被引量:1
4
李建平,綦正芳.
“康德热”与新康德主义[J]
.东南学术,1991(3):42-46.
5
李冬冰.
关于系统论的社会危机概念[J]
.理论界,2004(5):74-75.
被引量:1
6
李武林,牟文华.
不能否定恩格斯反对杜林折衷主义的斗争[J]
.东岳论丛,1982,3(4):63-66.
7
钟锦.
康德形而上学与现代价值论[J]
.理论导刊,2002(5):50-52.
8
克拉辛,李国海.
社会主义:必须重新认识(上)[J]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8(8):14-17.
9
吴怀祺.
关于李大钊史学思想史研究的考察[J]
.学术界,1987(1):65-70.
10
任皑.
民主社会主义与新康德主义[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6(1):24-28.
社会科学
198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