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才、学、识”之说是中国古文论中用以说明作家创作才能条件的一个基本模式。古人一般认为文学家较之于学问家来说更需要有“才”,至于“识”,则对一切操笔作文的人都十分重要。首倡“才、学、识”三长说的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写道:“夫识事未精,而轻为著述,此其不自量也。”认为没有较高的“识”任何人都不应率尔撰文。此后的诗文理论家们也都从不同角度肯定了这种看法。如苏轼在《贾谊论》中感叹贾谊其人“才有余而识不足”,朱熹称赞司马迁“才高识高”。故而其《史记》能成不朽之作,明代王世贞论诗人的才能条件时也强调“才难,岂唯才难?识亦不易”。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1985年第3期93-95,共3页
Theoretical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