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战略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今年三月底,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首次组团赴港,与香港浸会学院联合举办了“迈向二十一世纪的粤港关系”研讨会.会上,省港学者分别宣读了各自向研讨会提交的论文,展望了中英联合声明签订以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粤港关系.这里发表的是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王致远、曾牧野与吴江、陈枫与张绰等同志的三篇论文;限于篇幅,其中曾牧野与吴江同志的文章只刊登其原论文的一、三、四部分.
作者
王致远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1985年第2期1-9,共9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关键词
办好开发区
经济特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对外开放政策
发展战略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城市
引进外资
知识技术
深圳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2
1
刘超群,李志刚,徐江,叶嘉安.
新时期珠三角“城市区域”重构的空间分析--以跨行政边界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例[J]
.国际城市规划,2010,25(2):31-38.
被引量:48
2
郑震.
空间:一个社会学的概念[J]
.社会学研究,2010(5):167-191.
被引量:352
3
王佳宁,胡新华.
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功能区设置与管理体制考察:上海浦东与天津滨海[J]
.重庆社会科学,2010(12):57-66.
被引量:13
4
刘佳燕,邓翔宇.
权力、社会与生活空间——中国城市街道的演变和形成机制[J]
.城市规划,2012,36(11):78-82.
被引量:20
5
刘军.
从宏观统治权力到微观规训权力——马克思与福柯权力理论的当代对话[J]
.江海学刊,2013(1):67-71.
被引量:11
6
包蓉,罗小龙,吉玫成,邬登悦.
解读权力变迁下的新城空间生产——以南京市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1):60-64.
被引量:8
7
晁恒,林雄斌,李贵才.
尺度重构视角下国家级新区“多规合一”的特征与实现途径[J]
.城市发展研究,2015,22(3):11-18.
被引量:37
8
王佃利,于棋,王庆歌.
尺度重构视角下国家级新区发展的行政逻辑探析[J]
.中国行政管理,2016(8):41-47.
被引量:58
9
陈浩,张京祥.
功能区与行政区“双轨制”:城市政府空间管理与创新——以南京市区为例[J]
.经济地理,2017,37(10):59-67.
被引量:29
10
熊竞,胡德,何文举,陈美玲.
治理区划:我国特大城市基层政区改革新理念[J]
.城市发展研究,2017,24(12):38-44.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
1
赵吉.
权力创设空间:我国战略功能区发展的政治逻辑[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6):48-54.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9
1
赵吉.
圈层协作:尺度政治视域下全国性应急防疫的治理逻辑[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2):55-59.
被引量:11
2
杨龙,吴涵博.
国家治理的空间建构:治理单元的设定与运用[J]
.天津社会科学,2022(2):40-47.
被引量:17
3
杨龙,吴涵博.
条块结构视角下国家治理单元的选择与运用[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20-32.
被引量:7
4
袁奇峰,顾嘉欣,曾悦,占玮.
嵌入大都市区,城市边缘区地方政府的区域策略——以佛山市南海区为例[J]
.南方建筑,2023(2):88-97.
被引量:1
5
康红军.
尺度调适:一种重塑粤港澳大湾区府际合作的新理路[J]
.中国行政管理,2023(1):113-120.
被引量:6
6
杨龙,吴涵博.
治理单元视角下功能区空间边界与权力结构的调适[J]
.理论与现代化,2023(2):26-38.
被引量:1
7
杨龙.
全域功能区:一种新的治理单元[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3,25(4):32-41.
被引量:1
8
杨龙,吴涵博.
中外比较视野下的治理单元:概念厘定、学理分析与治理贡献[J]
.理论探讨,2024(5):54-62.
9
吴涵博.
功能区何以实现治理层次的跃迁——基于“驱动—约束”框架的解释[J]
.上海城市管理,2024,33(6):45-56.
1
社会科学走向开放与对外交流——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香港浸会学院联合举办“迈向二十一世纪的粤港关系”研讨会[J]
.广东社会科学,1985(1):155-123.
2
刘雅静.
面向知识经济培养高素质人才[J]
.科技.人才.市场,2001(3):46-48.
3
陆桥.
第三届“迈向二十一世纪的粤港关系”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举行[J]
.广东社会科学,1988(2):156-156.
4
广东社会科学1984—1985年各期总目录[J]
.广东社会科学,1985(4):115-120.
被引量:1
5
张望军,彭剑锋.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J]
.中国人才,2001(8):21-23.
被引量:6
6
易乐.
各位有礼之礼多人不怪(1)[J]
.科学时代,2004(01S):82-84.
7
蒋春燕.
知识型员工流动研究[J]
.中国人才,2001(7):30-31.
被引量:14
8
赵永乐.
新世纪的人才需求[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X):85-87.
被引量:3
9
韦前.
“曾牧野学术生涯五十年”座谈会纪要[J]
.学术研究,2002(4):133-133.
10
广东社会科学一九八六年各期总目录[J]
.广东社会科学,1986(4):159-162.
广东社会科学
1985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