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兼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论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认识论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国某些哲学教科书认为,“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我们认为,从总的方面看,这种概括仍带有片面性,没有全面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两种不同水平的认识。它们各具特点。
作者
袁贵仁
出处
《天津社会科学》
1985年第3期32-37,共6页
Tianjin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兼评
辩证关系
相互转化
认识活动
人类认识
物本
对分
定条件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1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61
1
王海明.
权力概念辨难[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5):71-75.
被引量:9
2
高淑贞.
《实践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新贡献[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6):19-20.
被引量:2
3
田心铭.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是两因素又是两阶段[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3(1):50-57.
被引量:3
4
赵宋光.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奥秘[J]
.现代哲学,1986(2):23-27.
被引量:4
5
郑庆林.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本质区别[J]
.学术月刊,1984,16(3):23-28.
被引量:2
6
高齐云.
馬克思主义認識論还是旧唯物主义認識論?[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6,12(1):40-48.
被引量:1
7
孙显元.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基本阶段[J]
.哲学研究,1984(10):16-22.
被引量:1
8
王恩荣.
认识是‘社会活动’吗?[J]
.中州学刊,1983(2):59-59.
被引量:1
9
王成艺.
试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创立[J]
.社会科学战线,1983(3):9-17.
被引量:1
10
胡吉良.
感性认识中的理性认识形式和因素[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22(4):15-2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7
1
刘云敏.
KOLB体验学习圈模型在幼儿园数学游戏课程设计中的应用[J]
.新课程研究(下旬),2018,0(11):10-12.
被引量:1
2
骆郁廷,赵癸萍.
大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实践根源探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1(1):100-103.
被引量:7
3
曹月旺.
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J]
.长江丛刊,2019,0(6):174-174.
4
李川.
当代中国政法学界四个错误的辩证唯物主义批判[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9,31(4):33-40.
5
金石,么静涛.
教学论视阈下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教学的思路及价值[J]
.新闻论坛,2022,36(6):114-116.
6
元文广.
基于中印认识论的譬喻研究[J]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23,41(2):1-5.
7
王小英,刘思源.
幼儿深度学习的感性认识基础及其发展趋势[J]
.学前教育研究,2023(7):1-1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冯天博.
试论《论语》中的君子人格思想对时代新人培育的现实启示[J]
.汉字文化,2022(12):188-190.
被引量:2
2
丁艳红,周红云,殷旭辉.
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初探[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7(2):82-84.
3
赵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党员道德建设与实践途径[J]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2018,33(3):5-9.
被引量:1
4
刘吟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道德建设途径之探讨[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19(2):134-140.
被引量:4
5
沈楠.
具身道德的教育路径[J]
.江苏高教,2019,0(7):62-68.
被引量:16
6
石莹,刘占祥.
孔子君子人格观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发[J]
.教学与管理,2019,0(30):18-20.
被引量:5
7
佟新远.
孔子君子人格思想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南方论刊,2020(7):106-109.
8
苏颖.
“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实践”课程设计探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23,9(18):173-176.
9
杨梅芳.
基于一日生活的幼儿养成教育[J]
.学前教育研究,2024(3):87-90.
10
储可,孙彦.
绘本教学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实现路径[J]
.教育观察,2024,13(9):108-112.
被引量:1
1
成一丰.
论假象——学习列宁《哲学笔记》的一点体会[J]
.人文杂志,1980(1):14-17.
被引量:1
2
陈望衡.
“写真实”与“写本质”[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8(1):78-84.
被引量:1
3
林辉.
从“物本”到“人本”——浅谈当代图书馆立馆理念的定位转向[J]
.民营科技,2009(2):78-78.
4
张弼.
用列宁的反映论对文艺“写本质”和“写真实”的思考[J]
.求是学刊,1984,11(4):48-51.
5
李传龙.
形象思维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动性[J]
.河北学刊,1985,5(1):73-77.
6
蒋国田.
论本质的丰富性,多样性以及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识[J]
.青海社会科学,1992(4):41-45.
7
吴予敏.
物本与民本:春秋时代的观念变革[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9(4):13-22.
8
道尔吉希日布.
关于规律[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90,11(5):18-20.
9
王征.
闲适化管理:人本理念在管理领域内的具体体现[J]
.职业时空,2014,10(4):31-34.
10
奚海.
关于文艺反映生活本质问题的粗浅看法[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7(3):69-76.
天津社会科学
1985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